王振宏


【摘 要】 國家教育部門提出,教師要通過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就要了解需要幫助學生形成哪些數學能力的結構,這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數學能力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這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具備的能力結構。小學生只有具有這樣的能力結構,才能學好小學數學知識。
一、在明晰算術與法則規(guī)則基礎上強化基本技能訓練
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運算的能力,才能夠應用數學運算規(guī)則來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
要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如何抽取數學材料。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圖1中哪幅圖的面積最大,教師可引導學生把一個小格的面積視為1,之后計算這四幅圖中哪個小格最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具象化的情境中抽取數量信息。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運算的規(guī)則,比如在圖1中,運算的規(guī)則就是小格數越多,面積便越大,于是學生便可以應用數量多和少這一規(guī)則來處理數學問題。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運算的需求,比如在這個數學問題中,學生的運算需求是了解哪個圖中小格數最多,那么學生不需要仔細數完每一幅圖形的小格。學生對比A和C,很明顯的,A比較少,那么A就可以直接排除在運算范圍以外。通過明晰運算的需求,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應用估算或精確計算的方法來處理問題。第四,教師要強化對學生的訓練,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數感,方便后續(xù)學習。
二、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
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越強,就越能夠應用數學思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解決以下例題:某班男生比女生少6人,男生人數的與女生人數的相等,這個班有多少人?面對上述數學題目,學生僅通過閱讀會很難理解抽象文字的意思。現在學生可以應用數形結合思維,把抽象的文字變成線段圖2,從而根據圖上呈現的數量關系來建立算式:男生人數:(6+6)÷++=24(人);女生人數:24+6=30(人);總人數:24+30=54(人)。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形結合這種數學思想的應用優(yōu)勢,教會學生借助直觀的圖形分析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了解數形結合思想、方程思想等的應用方式。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點,應用自己擅長的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生學習了方程知識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建立方程式的方法分析問題,擅長具象化思維的學生便可以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解決類似的問題,而擅長抽象思維的學生便可以應用方程思想,用建立未知元的方式建立方程來解決問題。
三、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意識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形成空間意識。這是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要學習幾個基本的平面幾何圖形,學生只有具備了空間意識,他們才能夠學會建構平面幾何圖形,進而在空間中處理平面幾何圖形的問題。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圖3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抽象的視角來處理空間中的圖形。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平面幾何圖形,就是要分析平面中一幅圖形的空間結構,而在平面中,學生只需要分析點、線、面構成的幾何圖形,分析幾何圖形中的數量關系問題。在處理幾何圖形時,只需要分析平面中幾何圖形中與數量關系有關的空間問題,而與數量關系無關的數學材料可以不必思考。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探討平面幾何圖形的概念問題,比如,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為“平面內,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那么學生就要嚴格地按照概念來分析問題。學生通過分析,能看到在圖3中,嚴格符合軸對稱圖形概念的即為圖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角星,其他的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實踐的方法來建立空間意識。比如很多學生剛開始在看到圖3中的圖形時,不應用判斷概念的方法來判斷軸對稱圖形,就會判斷錯誤。這是因為學生的空間意識還不強,不能把空間中的圖形與抽象的概念結合起來。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時,應用畫、折、剪拼切割,甚至應用計算機,在計算機上重合、旋轉幾何圖形的方法,把對圖形的體驗與幾何圖形的概念結合起來,慢慢地,學生就能把幾何概念與幾何圖形一一對應上。
小學生的知識積累還不足,他們的學習經驗還不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時勤于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和實踐中深入理解概念知識,最后慢慢建立空間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完善學生的能力結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意識能力。小學生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結構,才能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