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皚皚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教學中越來越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也是如此。通過現代化數字資源的教學運用,不僅僅是能夠很好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從而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學;數字資源
隨著這些年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應用到了教育教學當中,促進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開放的、自主的學習環境,所以信息技術教學和各個學科的整合已經是一種教學發展的趨勢。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數字資源的利用,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媒體資源活躍氣氛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興趣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科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為二十分鐘左右,而這對數學教學課程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如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師們所面臨的問題。而隨著現代化教學工具的發展,數字資源的利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媒體資源的利用,使得教學內容、方式能夠更好地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當中來,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媒體資源進行教學,活躍起課堂氣氛。首先,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個正方形框架或者是長方形框架,然后拉動框架,讓學生觀察發生了哪些變化并讓學生積極回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講臺來對框架進行動手實踐,從而讓學生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點,能夠讓學生指出平行四邊形和圍出平行四邊形。通過多媒體展示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學生認識到教學內容,再通過教學實踐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從而活躍起課堂氣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引導探究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給予學生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了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此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著重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有趣的七巧板》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首先,數學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七巧板,然后提問學生:“一副七巧一共有多少片兒不同的圖形呢?”讓學生積極回答教師問題,以提高教學趣味性。之后,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挑選或者學生自薦的方式上講臺來拼圖,然后學生們利用兩塊拼、三塊拼或者是拼圖形、拼圖案的方式進行七巧板拼圖實踐。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認識七巧板,要讓學生在其中體會圖形的變換,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重點內容微課教學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重點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數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所面對的往往是幾十名學生,每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同,這也就導致了在重點內容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理解程度參差不齊。根據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重點內容的教學。微課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微課只是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在對學生進行重點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傳遞教學知識,從而突出主題以及重點教學內容,解決學生對重點內容不理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重點內容教學。在這一章內容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應用面積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微課內容精煉,應該從教學內容上和教學總結上對學生進行重點內容教學。數學教師可以把問題作為微課的標題,一針見血地道出主要內容。然后利用倒敘方式,告知學生產生結果的原因,通過倒敘的方式對教學內容層層剝開,最后結尾再次總結點題。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并且能夠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解決一些復雜的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四、課件設計提效課堂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教學僅僅是通過“黑板+教材+粉筆”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過于落后,不僅僅是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導致教學效率下降。若是在上課之前教師就通過多媒體PPT的方式準備好教學所用的課件,不僅僅是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確定位置》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課件的方式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課件準備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地將抽象的內容具象化,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課件內容的“親切感”,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課件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然后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課件對學生進行應用題練習,讓學生通過課件,應用題的方式更好地鞏固教學內容,從而做到提效課堂。
五、網絡資源知識延伸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教材內容的教學,而且還要重視數學知識的延伸。在現如今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知識不僅僅是存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我們生活當中數學知識也是無處不在的,數字資源的發展其中也離不開數學理論的指導。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對教學知識進行延伸,拓寬學生的眼界的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的知識延伸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從而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然后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際教學讓學生熟練地進行體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數字資源的利用是教學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也要不斷地探索和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和數字資源積極整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我國教育教學現代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財英.探究微視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7(73).
[2] 張政英.數字教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開心,20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