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開展,核心素養可否進一步被落實,關鍵取決于老師在教學環節是否將核心素養理念貫徹其中。文章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依據高效課堂構建條件,分別從構建嚴謹教學觀念、推崇個性化指引、設計實踐活動、科學運用信息技術等層面入手展開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實踐活動
引 言
數學核心素養歸根結底是把課程教學視為平臺,在數學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延伸出的較高思維品格及重要技能。相較于數學知識能力而言,數學核心素養優于知識能力,通常是指學生發展,呈現數學實質與發展思路,對學生后期發展有很大助益。伴隨中小學課堂改革的持續推進,老師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引起關注,投入更多精力構建高效課堂。為保證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老師應選擇多樣化教學手段,提前備課,依據所教內容,總結難易點,按照課程規范、大綱要求完成知識點整理,便于學生溫習和銜接新的知識點,提高學習質量。
1.核心素養內涵
一般情況下,核心素養泛指在教學期間學生需具備的涵養,可以更快適應社會發展,充實自身品行,增強技能水平。培養與分析核心素養有利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同樣亦是實現立德樹人教學任務的關鍵。與此同時,激發學生核心素養是滿足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的重要走向,其價值意義深遠。核心素養主要呈現了學生知識水平、情感態度和價值理念,教育思路清晰的表明了全面性。加強核心素養培養力度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發展,提高其技能素質,這對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數學基礎上培養核心素養,注重詮釋了學生邏輯思維水平、抽象匯總水平和推理水平[1]。
2.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重要意義
2.1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改革 目標
隨著新教育政策的發行與實施,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社會參與、文化基礎、自由發展,充分彰顯創新實踐、人文內涵、責任承擔、科學精神、健康生活與自主學習等價值。高中生由于受高考影響,重點學習知識汲取和轉化,特別以邏輯性強的知識點為主。自從退出了教育改革方針,高中數學教育將精力放在增強學生考試技能上,忽略了數學邏輯思維技能培養。在數學課堂上學生被動聽課,無法真正意義了解數學價值和含義,創新思維無法展開系統延伸,反之降低數學成績[2]。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將數學和德育教學任務相融合,有利于學生自身素養的培養,提升其自主學習和創新水平。釋放學生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習水平,加快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順利實施。
2.2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老師要特別關注學生心理發展并給予尊重,遵循教育規律,始終將科學實踐方法貫穿始末,具有理論支持,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生在學習時不但要靈活使用學到的數學知識,還要懂得在考試中運用,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技能。老師堅實立德樹人原則,加入數學理論知識,發展多元化教學手段,根據學生學習近況和缺陷選擇對應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在舒適的學習氣氛中自由操控知識理論體系。總的來講,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效率遠遠高于傳統課堂,對于學生未來成長有很大幫助。
3.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現狀
一方面,課堂氛圍過于枯燥。相較于其他科目,數學的邏輯性與抽象性較為明顯,取決于數學本就是鉆研數學、空間、結構和信息等觀點的科目,內容缺乏生動性。高中數學包含立體幾何、函數、方程式等知識點,難度增加。對此,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老師需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相關聯,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環境下獨立思考,如此才可感受數學實用性,最終思考和應用數學問題及方法,激發學習熱情。站在教學實踐角度分析,因為高中生面臨高考,老師會把全部知識點和技能傳遞給學生,由此忽視了知識特征、數學及生活的關聯性,打擊學生積極性,影響學生成績。
另一方面,內容缺乏關聯性。數學教學的綜合性與整體性非常明顯,在課堂上老師應全面操控每個單元知識的銜接性,重視數學總體教學,便于學生產生完整教學記憶,提高學習質量,推動個人發展。結合當前教學情況分析,高中數學知識關聯性弱,學生知識結構出現版塊化問題。仔細來說,在日常學習中,老師緊繞課本知識展開總體規劃,根據教學流程一單元、一模塊的實施,方便學生每個單元模塊具體講解哪些內容,但從教學成效上來看,學生知識點連接較弱,碰到知識連接問題,無法靈活處理,由此降低教學質量[3]。
4.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4.1構建嚴謹教學觀念
為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老師應構建嚴謹的教學觀念,引入新型教學模式,以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為基礎,成為滿足核心素養需求的教學引導者。在數學課堂上,老師可把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引用到課堂上,隨后引領學生共同分析與討論。對于貼合生活現狀的幾何題型,老師可引領學生鉆研實物圖和幾何模型圖,完成生活原題幾何思考。比如,在學習《圓錐側面展開圖》這一課程時,老師借助多媒體將圓錐內容呈現給學生,學生能夠清楚的領會其特征,感受圓錐展開圖形狀。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應重點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水平。與此同時,針對當前數學教學目標,老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狀況,從教學觀念入手,注重應用技能培養,摒棄傳統應試教育束縛,突出學生主動性并展現其主體地位。
4.2推崇個性化指引
每個學生學習技能與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應大力推崇個性化指引教學,因材施教。為全面加強學生思維品行,使其領悟學習方法和精華,老師必須從構建高效課堂入手,關聯學生自主加入和個性化指引,確保各個水平的學生都可在老師指引下釋放才華,從而參透數學核心要求。
4.3設計實踐活動
數學有著較強的實踐性,需要老師在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關聯中投入更多精力。在基礎教學前提下,老師應加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力度,結合真實狀況加強其動手操作能力,便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擴充數學邏輯思維。
4.4科學運用信息技術
由于受到數學精密性與科學性的束縛,部分老師在課堂講解中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增加數學風趣性,突出數學魔力和吸引力。基于信息化、科學化視域下,不同類型信息技術的操控老師都需要了解和掌握,根據教學情況,引入創新思路,為情境營造的合理性提供保障,讓學生可以徑直感受,自主研究數學學習的核心訴求。由于不同知識板塊內容有差異,對此老師運用信息技術時需進行層次性研究和指引,依據學生自身學習條件對不同類型的信息技術操作步驟展開分析,了解更多應用方法和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4]。比如,老師借助幾何畫板,不僅能夠清楚直白的講解課堂上遇到的難題,還可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情度。老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組建聲音、動態與靜態模型,可以最大限度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數學魅力,深層次鉆研數學知識。另外,老師還可利用微課錄制,融合基礎知識點與重要知識點,讓學生自行參透解決方法,更好的協助學生完成復習任務。老師所制作的“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的微課視頻,挑選已使用的火車票,并對其展開分析,如車票日期、價格、發車時間、座位編號、乘客身份證號等,讓學生意識到數據和生活的緊密性,感受數據信息為當下生活帶來的便利。
結 語
綜上所述,鑒于數學思維邏輯性與空間敏銳性比較強,又考慮到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時間受限,老師應在有限時間內合理分配任務,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大量知識點,增強其數學解題技巧。另外,老師還應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依據現階段學生學習條件及水平有規律的完善傳統教學方案,引入新的教學思路,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為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宗升.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01(002):87-88.
[2] 白華賢.探析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9,003(006):118-119.
[3] 陳旭.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及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9,000(005):161-162.
[4] 王志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8,004(023):106-107.
作者簡介:趙業昌,男,1988.11,漢,遼寧沈陽,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