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兵
摘要:化學科目的主要知識是通過實驗獲得的,它是一門應用型特征相對顯著的學科。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入綠色化學理念,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降低化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將綠色化學理念應用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化學實驗;綠色化學;滲透措施
將綠色化學理念應用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對于有效控制實驗過程中產生污染及培養學生的環保能力與意識等問題意義重大,能夠合理、有效地解決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質量。
一、綠色化學概述
所謂綠色化學觀,主要指民眾在生活、生產,以及實踐過程中,通過減少甚至杜絕化學污染源而逐步產生的綠色化學重要性的相關認知。其實際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樹立可持續發展觀。這里主要指的是人口、經濟與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相對和諧的發展步伐。其次,逐步樹立化學科學發展觀。這一觀念主要堅持的是以人為本,相對協調、可觀的發展觀,其對于經濟與民眾的發展發揮著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再次,樹立綠色化學價值觀。這一觀念主要指的是人們對于環境價值的實際認知與看法等。最后,逐步樹立環境和諧道德觀。這一觀念是對人類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實際繼承及深入發展,其主要產生于當代工業文明發展誘發的環境問題日益加劇的相關背景之下,提倡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同時也是人們迄今為止最為重視環境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不當
在化學知識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雖然引入了相關實驗,但是也只是在課堂上相對粗略地進行了一定的演示,而并沒有給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及思考的時間,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教學理念與新課程要求脫離
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作為重要的主導思想,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實驗操作方面的能力。在對現實教學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多數教師仍然過分重視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的整體目標,并且將學生的實際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極大地忽視了實驗教學的本質意義,這也是與新課程理念相背離的。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
1.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實驗教學
化學學科主要是將實驗作為學科的主要基礎,并且在化學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實驗教學的方式意義重大,適當地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綠色化學的相關理念,是一種較為合理且有效的改善化學實驗相關問題的措施。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一定要嚴格遵守規范化的學操作流程,同時還要創設相對合理的迷你型化學實驗。
在實際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實驗材料的選擇需要本著無毒無害的原則。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靈活、合理地將實驗產生的有關三廢進行無害化處理,以減少可能會誘發的化學方面的污染,將實驗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最低范圍內,繼而逐步實現綠色化學的相關目標。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第四章第3節“氮氧化物與大氣污染”時,開展有關二氧化氮與水之間的反應實驗時,教師合理選擇實驗材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問題情境的創設。例如,在擁有試管NO2的前提下,選擇相關藥品和儀器,考慮通過實驗促使NO2盡可能地被水吸收。
2.開展微型化實驗
通過開展微型化實驗,不斷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繼而逐步實現綠色化學。具體來說,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小試管、點滴板與井穴板等微型化的儀器,不斷控制學生滴加藥品的量,逐步減少藥品的實際使用頻率。例如,利用小試管開展有關乙烯制取的相關實驗,不僅可以實現乙醇資源的有效節約,還可以減少濃硫酸的實際排放量。在保證現象的前提下,不斷降低反應溶液的濃度。開展組合式的實驗活動,利用實驗的試紙化過程,進一步減少反應物的實際使用頻率,控制有害物質的排放量。
3.重視實驗防護
學習實驗防護的相關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觀察發現,學生對于實驗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意識比較淡薄。例如,片面地認為礦物元素測試時所使用的試劑是安全物質,操作過程中忽視防護工作。但是現實情況是出現違規性操作,就會出現有毒氣體與物質,威脅學生安全。因此,要重視實驗廢棄的各種渣滓的處理工作,要避免出現不經處理就排放的狀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地參與到實驗教學的優化與改進中。教師要在實驗過程中滲透與融入綠色化學的相關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與理念,促使學生的環保意識逐步提升,進而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推動教育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董金盈.探究綠色教育視角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新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5).
[2]陳馳,于晨,潘韜文.基于綠色化學理念的高校化學實驗教學與管理優化[J].當代化工研究,2020(9).
[3]王貴君.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