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天性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跳躍性大,加上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課堂效率和學習效率較差,教學難度大。對此,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式,促進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使得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面臨著許多新的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和教學習慣,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一、 創設教學情境
一堂卓有成效的數學課,不單單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向著課前準備和課后復習延伸,從教師的角度,應該依照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教學形式進行合理設計,在課堂上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故事,使原本死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實際上,任何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原理,都有著自己的發展歷史,如果教師能夠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將這些知識放入不同的情境中,可以引導學生在體驗生活的同時,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對《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就自身的購物經驗進行交流,然后提出相應的問題:常見的人民幣有什么顏色?上面寫了哪些數字?在購物過程中,如何進行付款找零?然后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人民幣的演化歷史,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在講臺上擺放一些文具,如鉛筆、橡皮、尺子等,貼上價簽,然后一名同學扮演收銀員,其他同學扮演顧客,在模擬的生活場景中,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使得其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學知識。
二、 革新教學方法
合理的教學方法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實施的關鍵,對于教學質量同樣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摒棄以往灌輸式教學的方法,采用一些現實生活中常見,且學生比較容易遇到和體驗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和傳授,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進行教學時,從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角度,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設計,引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戲:選擇10名學生,在講臺上圍成一個圈,胸前貼上20以內的數字,然后以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方向旋轉。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后,同學們應該需要開動腦筋進行計算,如果幾個同學胸前的數字相加可以得到該數字,或者某個同學的胸前就是這個數字,需要這些同學盡快抱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反應能力。游戲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將游戲與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 引入先進技術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越發廣泛的應用,其本身集中了圖像、視頻、聲音等元素,將原本單一的教學變得更加豐富,通過對靜態書本的立體化呈現,可以實現“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為動態”的效果。同時,多媒體課件本身鮮艷的色彩、優美的音樂和動態的畫面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得其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對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長度的認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有兩個擬人化的形象,一個是課本,一個是桌子,它們兩個正在為自己的長度發愁。然后,出現了兩個“小朋友”,它們分別是直尺和米尺,對課本和桌子的長度進行了測量,而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再配合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可以知道,兩次測量結果之所以不同,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長度單位。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認識到統一測量工具的必要性,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四、 開展實踐活動
小學生對于動手實踐活動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小動作”不斷,令教師感到頭疼。實際上,從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效率的角度,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環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可以將掌握的數學知識付諸實踐。實踐過程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過程,也是幫助小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理解程度的過程,通過有效的時間活動,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做好鞏固練習,以此來實現長期記憶和知識應用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切實做好實踐活動的組織工作,通過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和維持,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例如,在對加減法運算相關的知識進行教學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自主準備相應的數字卡片,也可以與學生共同制作相應的數學符號圖片,如加號、減號等,將學生分組,要求其中一組選擇卡片和數字,組成相應的題目,另一組則進行解答,答對積一分,答錯不扣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相應的知識。
五、 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可以應用于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數學教學應該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構建起緊密聯系,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知識就在身邊,學好數學能夠為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從教師的角度,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找準知識和生活的結合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對小數相關的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知識,如在一些藥物的包裝盒上,有16×0.2g的字樣,醫生開出的處方則寫著“每天三次,每次0.4g”,那么每次應該吃幾片藥?一盒藥能夠吃幾天?這樣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開展數學游戲
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于游戲中學到的知識有著更加牢固的記憶,游戲教學也是一種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游戲引入課堂,可以使得原本靜態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動態的數學活動,學生可以在玩耍中學習知識,掌握技巧。例如,在對“湊十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對兒歌進行改編:“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共同唱兒歌,通過“學玩結合”的方式,掌握相應的知識。又如,在對8的乘法口訣進行教學時,很多學生對于背誦乘法口訣感到枯燥而乏味,缺乏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同樣可以引入相應的數學游戲,如“找朋友”,可以選擇幾名學生舉著寫有題目的紙板,面向全體學生提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相應口訣的同學需要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如“三七”的朋友是“二十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游戲滲透到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能夠發展其智力,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七、 關注課后實踐
課堂教學是知識傳授的核心環節,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課后實踐同樣可以為學習增添樂趣。小學生本身對于動手操作有著很強的興趣,動手操作作為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有著具體而明確的形象,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表象,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識。在實踐中,動手操作活動需要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方式,引導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來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換言之,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操作實踐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發展其思維的同時,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例如,在完成“圓”的相關知識教學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π這一概念,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找出五個不同大小的圓,利用繩子圍量的方式,測出周長并量出直徑,求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第二天,學生就自己測量和求值的方法進行了闡述,得到了圓周率取值并不全是書上所說的3.14,教師在肯定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應該告訴學生,π本身就是一個近似值,只是為了方便計算,才統一使用3.14,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的重要階段,會對其后續的數學學習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從保證教學效果的角度,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偉.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33):75.
[2]劉來賢,高娟.淺析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239.
[3]王淑玲.淺談小學數學校本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32.
[4]鄭建坤.淺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8(6):30.
[5]劉淑梅.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黑河教育,2018(6):62-63.
[6]梁小玲.如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8).
[7]武玉桂.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若干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6(9).
[8]蘇翠霞.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9]王洪.以新課標為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作者簡介:
吳正娟,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