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利美
【摘 要】初中化學教育階段,鑒于課程設計特殊性,為實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為此,教師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如基于生活事例構建思維導圖、基于化學實驗開展引導、利用多媒體構建學習情境、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復習知識梳理。本文就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分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思維導圖;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非常適宜學科基礎教學,啟發學生學科思維,引導學生構建學科基礎知識。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化學學習的基礎,必須夯實初中化學基石,為學生后續化學學習提供保障。教師依據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引導,提升學生化學課程學習效率,夯實學生化學基礎知識。
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主要是對大腦潛意識進行開發,將碎片化信息與未開發潛能進行整合,提高學習認知效率。思維導圖與教育工作的結合,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新平臺。目前,思維導圖已經在各個教育階段得到應用,且最終的教育效果非常好,充分說明思維導圖,在教育工作中運用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二、教學現狀
初中化學課程僅編制于初三階段,且教學內容基本為化學基礎信息,引導學生學習理解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但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師開展化學課程教學時,采取理論灌輸教學策略,要求學生對化學信息進行死記硬背,不僅增加了學生化學學習壓力,且實際化學教學效果不如意。
三、實際應用
(一)生活事例延伸
筆者認為初中化學課程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時,應當找出思維導圖的教學引子,即課堂教育前言,學生基于前言引子的了解,快速調動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為后續思維導圖教學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鑒于初三學生的化學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教師可將生活事例作為思維導圖的教學鋪墊。生活事例與每一位學生都密切相關,基于生活事例的拓展延伸,可調動學生思維想象力與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主動參與到思維導圖教學活動當中,營造高效化學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綜合教學質量。
例如,滬教版初三化學“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章節教學時,教師可篩選相關生活事例,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方案。教師設計化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什么是有機化合物,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有機化合物”基于化學問題導引,學生自主對第一節內容進行學習,以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基本化學定義。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生活事例進行科學辨知,生活中糖類物質、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等,哪些屬于有機化合物,并闡述自己的判斷理由。學生基于對生活事例的求知探索,可對化學內容進行主動學習,高效記憶了解有關化學課程內容,并提出新的化學問題。
最后,則是基于生活事例的延伸,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學生對該章節的所有化學內容進行學習掌握后,需對相關內容進行歸納分類,以強化學生對化學內容的記憶效果,且思維導圖構建時,可復習鞏固相關內容。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可將小節化學內容進行合理銜接。同時,學生可及時發現自己學習漏洞,以便進行彌補學習。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思維導圖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教學優勢,應當培養學生思維導圖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形成構建思維導圖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開展化學教學時,基于生活事例延伸,驅動學生主動對其內容學習,提升學生化學課程學習主體性。后續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構建,及時發現自主學習不足,強化化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化學整體學習效果。
(二)化學實驗導引
化學實驗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教師弱化了化學實驗教學,將化學實驗教學進行孤立,或者是降低實驗教學課時。由于化學實驗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教學價值,對學生化學學習理解造成很大影響。
由于部分化學內容屬于微觀領域,學生不能直接進行觀察分析。因此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學生通過對化學實驗的外觀變化進行觀察,輔助開展化學課程思考想象,提高學生對化學內容學習可靠性。部分簡單實驗教學時,在安全性保障前提下,教師可給予學生自主操練空間,即學生開展小組化學實驗操練,通過具體的實驗環節操練,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與理解程度。
筆者認為初中化學課程教學時,可將化學實驗與思維導圖進行結合,基于化學實驗的導引,發散學生思維想象力,完善優化思維導圖內容,提高學生化學課程綜合學習效果。教師可將化學實驗環節進行細化,讓學生基于化學實驗構建思維導圖,在好奇心與實踐操練的推動下,構建科學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
例如,滬教版初三化學“溶解現象”教學時,教師則將實驗教學與思維導圖進行結合,引導學生對物質的分散、溶液的組成、物質的溶解性等內容學習,確保學生化學內容學習效果。
教師圍繞章節教學內容,設計化學實驗課題: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粗鹽的提純實驗,為提高學生化學內容學習質量,教師指導學生組成學習實驗小組,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相應實驗課題,并設計相關實驗操作步驟,由教師進行安全性、可行性審核,保證學生開展化學實驗的可靠性。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時,可圍繞著每一步的操作進行實驗結果猜想,并構建相應化學思維導圖。小組學習時保證每一位學生參與實驗操練,每一位學生構建化學思維導圖。最后學生基于實驗操作對思維導圖信息進行分享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則可拓寬學生思維導圖構建視域,因為每一位學生構建的思維導圖都不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可碰撞出新的思維導圖構建路徑,激發出學生化學學習潛意識,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
(三)多媒體教學
初三化學課程教學時,為合理發揮出思維導圖教學優勢,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基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多樣化思維導圖,確保學生具有持久學習興趣與動力。同時,教師開展思維導圖信息教學時,可對部分抽象化學內容進行視頻演示,為學生構建抽象的化學空間關系,完善學生的化學思維想象力,提高學生化學課程學習綜合質量。
如進行化學物質教學時,為引導學生直觀了解化學物質特性,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視頻演示,引導學生對化學物質特性進行準確掌握。同時基于物質特性的相同點進行思維導圖引導,銜接不同化學物質,如無色無味的化學物質進行聯系、可溶于水的物質進行聯系等,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效率。
(四)知識梳理運用
如化學元素周期表有關內容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對元素周期表進行記憶背誦,而并未采取合理引導措施,影響到學生化學學習效果。教師可開展思維導圖教學,不僅解決學生化學知識學習記憶問題,并引導學生對化學元素進行合理梳理歸納。
基于思維導圖的化學信息銜接,學生學習到的不僅是獨立的化學信息,更多化學內容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化學知識網絡。學生基于某一化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索學習,在構建思維導圖過程中,逐漸完善補充自己的化學知識網絡。不僅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內容記憶效率,同時學生可靈活運用相關化學知識,以實現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由于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直接影響到化學課程教學效果。為此,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歷,對思維導圖的化學教學應用進行研究分析。基于思維導圖教育理念進行剖析,教師可依循生活事例導引、化學實驗引導、多媒體技術構建、思維導圖知識復習梳理等方式,為學生的思維導圖化學學習鋪墊基礎,提高學生化學學科學習實力。
【參考文獻】
[1]陳圣平.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實驗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19-220
[2]李明山.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幾種類型[J].學周刊,2017(18):138-139
[3]張曉卓,于海宇,趙麗娜.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復習課的應用研究——以《氧的性質》為例[J].山東化工,2019,48(04):166-167
(江蘇省常熟市趙市中學,江蘇 蘇州 2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