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學科,其教學改革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同時,由于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之處也逐漸顯露出來,使得教學效率并不理想。而高中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的特點,對此,數學教師更應該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等情況,對自身教學理念與模式進行改進創新,依據當代社會實際需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實現課堂效率的提高。對此,本文將對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進行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提升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 ?核心素養 ?教學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041-02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育領域逐漸認識到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本著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的原則,高中階段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成為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同時,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基本成熟,對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在學習上也能夠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對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當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加強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滿足社會對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對此,筆者將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概述及教學提升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出一份力。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概述及重要性分析
高中階段數學知識中的符號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概括,能夠對數學運算規律以及數量關系進行表示,進而為學生的實際運算提供方便。幾何圖形亦可以將抽象數學知識直觀化,以此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同時還能進一步體現高中數學知識所具有的實際價值,此外,運算法則作為高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學生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基礎。整體而言,高中數學不僅具有發散學生思維的作用,還能將思考與計算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數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對此,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數學教師應對數學知識概念的意義進行深入了解,并將其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而實現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以學生的遺傳基因為基點,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應用數學知識來感受其內在理解,進而實現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將從數學課堂上領悟到的數學思維運用到實際學習生活中的能力。而數學核心素養就是以數學知識為基點產生的,卻并不具有知識所具備的特性,其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亦或是解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的一種能力體現。對此,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的提高,還能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其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1]。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構建背景下教學提升的措施
1.優化社會環境,營造良好數學學習氛圍
現階段而言,從高考就可以看出,我國對高中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數學高考分數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但是,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科目較多,承受著較重的血液壓力,使得數學雖然占據著不少的課堂時間,但是成效依舊不理想,歸其原因主要在于雖然時下在思想上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在行動上依舊處于相對缺失的狀態,導致社會數學學習氛圍較差。使得高中階段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多集中在課堂上,課后的學習相對較少,而數學又是一項需要學生進行課后習題鞏固的學科,進而使得學生數學學習成效有所降低,由此可見,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因素之一,對此社會應努力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家長在家時應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引導其在家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對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與偏見進行合理化處理[2]。
例:數學教師在講授完“空間幾何體”這一章節之后,在課后布置適當的作業以供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要注意的是可以通過電話或是微信的方式將今日所學的重點知識告訴學生家長,引導家長在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長此以往,促進社會數學學習環境的形成,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提高。
2.踐行素養框架,促進能力與品格的提高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相關知識的記錄者,記載著數學教育的文化發展過程。文化品格則主要是指學生對中外優秀文化的理解認同感,是其知識素養、人文修養以及行為取向的重要表現。而在傳統數學教育過程中,對數學文化品格的培養往往處于缺失狀態,將文化品格強制用文字語言表述而出,使得學生對其理解產生困難,記憶相對吃力,對此教師在培養提高學生文化品格時,應結合相關歷史,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進而實現拓展學生視野、提高文化品格、增強好奇心的目標。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其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調整學習策略、拓展學習渠道以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能力,直觀體現在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未知領域的探求等表現,更多是一種對數學知識的渴求與興趣。一般而言,只要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生就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而數學學習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在課堂上對數學知識的吸收能力,以及課后通過數學書刊、報紙、視頻等渠道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而興趣是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對此,教師應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探求,再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尋求最佳教學方法,讓數學教學更為簡單化。
例:教師在講解“直線與方程”這一章節時,在實際教學前應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深化自身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從培養學生良好數學文化品格的角度出發,適當引入一些視頻、圖片將重點知識直觀化,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引導其在課后閱讀相關書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3.創新數學教學,實現對學校的高效管理
高中作為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合理高效的校園管 ?理尤為重要,只有在嚴格的管理之下,才能給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降低因教師未及時改進自身教學方法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的問題出現的可能性。然而,雖然當下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有所加強,所得成效依舊并不理想。對此,關于校園高效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順應教育部門要求,學校應以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為依托,加強對高中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對課時進行合理分配調整;二是加強教師培訓,教師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對此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三是增加資金投入,通過適當增加資金投入,給予教師更好的教學設備,引導教師創新教學方式[3]。
4.教師知識優化,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
為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階段教師作為提高教學成效的前提條件,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對此,學校應加強對數學教師的管理工作,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數學教師團隊,其實現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教師的選聘,在數學教師的選擇階段,應對應聘教師的數學能力、綜合素質進行嚴格考量;二是考核制度,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對教師的工作態度進行嚴格考核,對不良教學行為進行批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有著重要影響,在此背景下對教學的提升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首先是大環境的改善,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不再局限于課堂;其次是教師團隊的構建,加強對教師的培養,促使其對學生產生最佳影響;最后是學校管理,強化相關管理工作,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芳.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9(18):80
[2]趙芳芳.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5):17
[3]楊媛媛.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