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進
【摘 ? ?要】高中數學在進行分科式教學時分別呈現出兩種狀態。一個是文科數學,與理科數學相比,文科數學難度稍低,內容也較之偏少;一個是理科數學,與文科數學相比,理科數學的難度偏大,內容更多,學習起來更有難度。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產生的有利與不利影響。
【關鍵詞】高中數學 ?分層教學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35
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是通往夢寐以求的大學的通行證或是減速帶,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造成學生的數學學習程度不同,成績自然也就不同。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對癥下藥,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盡量滿足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幫助學生通往大學,減少數學對他們的阻礙。除此之外,進行分層式作業也是重要的一步,于不同階段的學生而言,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作業練習遠遠不夠,但所有題目都不能完成也是阻礙學生向上的一個因素,所以針對不同成績的學生,教師需要安排不同的任務,并鼓勵他們向更高層次努力,最終發展成他們想要的模樣。
一、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產生的效果
(一)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由于高中生的數學基礎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不同,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同。針對這一現象,高中數學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能夠將學生分成水平相對相同的層次,如此一來,教師便可以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
1.針對數學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在面向這一層面的學生時,可以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為他們規劃更高的目標,并在有限的時間內產生更高的學習效果。由于這類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程度都比較規范,所以在這些方面教師不必考慮那么多,將精力投入于提高他們學習成績上。進行分層式教學,教師可以為數學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安排更難的學習內容與任務,并指定相應的學生來監督教學,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完成了監督教學的任務,一箭雙雕。
2.針對數學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在這一類學生中,大部分是自覺的,但仍然存在不聽話、思想跑偏、甚至影響其他學生學習的學生。那么進行分層式教學,教師可以將這類學生隱藏式的分為一類,針對他們的不規范學習行為,教師需要進行規范與引導,在學生的面前,不必要進行批評,可以采用私下溝通的方法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更正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意,這類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面對他們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更加注意,將每一次考試的成績記錄下來,更好的分析學生們成績上升與下降的情況,并針對這類情況,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如此一來,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幫助教師更具體的實施教學
進行規范的分層式教學能夠幫助教師進行更為具體的教學。首先,在教學層面,教師能夠幫助每一層次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目前成績的水平,定位自己的目標;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分層處理之后,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受到更為適合的教育,既解決了成績較好的學生不必要的教學,又滿足了成績較低的學生能夠不浪費時間去聽取自己不能接受的難題,節約時間解決基礎知識。
(三)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進行分層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安排,使學生感受到屬于自己水平的滿足感,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除此之外,在進行分層式教學后,學生能夠完成規定的習題,進一步滿足他們內心的成就感需求,推動他們點燃學習的熱情。
二、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掌握分層標準,避免導致學生心理不平衡
因為不同的教師心目中成績好壞的標準不同,所以每一個班的分層標準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心理的不平衡。學生的心理是影響學習最大的因素之一。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分層時應該注意,盡量不讓學生知道存在分層的這一模式,如果不能隱瞞,那么就需要教師在第一時間告訴學生分層的好處,并為學生講解并非是偏心對待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希望所有學生都能進步、發展。雖然分層的標準難以掌握,學校里的數學教師需要進行協調統一,按照每一次考試的成績來劃分標準,盡量做到大體上的統一,減少學生心理上的落差感,從而推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不偏愛成績好的學生,做到平等對待
由于分層式教學會將學生分為成績不同的兩層,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該只針對成績好的學生,而應該將每一位學生都考慮到教學方案中,盡量解決每一位學生的問題。因為部分高中出現過教師對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態度不同,導致成績較差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從中等成績跌落到倒數,成為了“壞學生”的典范。所以教師應該考慮到每一層次學生的感受,進行平衡式教學,幫助每一位學生,正確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與親切,主動與教師溝通,從而克服不敢提問的情況。
(三)安排分層式作業
因為分層式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的進度與程度不同,所以進行任務布置的時候,教師應該考慮到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分層式作業布置。
1.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因為成績較好的學生擁有更好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進行布置作業時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學習成績,為他們找尋能幫助他們提升成績的題目,盡量在他們的成績水平之上,盡管他們不能把所有的題目都解決出來,教師也應該鼓勵他們去完成比自己水平更高的題目,并在一定的時機給予安慰和鼓勵,從而實現優化。
2.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成績較差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所以針對這類學生,教師不應該按照成績好的學生進行作業布置,適當的提升難度是可取的,進行基礎的鞏固也是必要的。每一次考試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基礎的深入講解,關于難題,教師可以選擇安排在晚自習時講解一至兩題,便于學生接受。
因為高中數學是高中生進入大學的輔助,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夢想,教師需要為此做出努力。除了將教材上的內容教給學生,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效果,進行分層式教學,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需求,更進一步解決學生的需求,從而幫助學生進入數學的海洋,實現進入大學的夢想。
參考文獻
[1]許章永.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公平性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13):126-126.
[2]丁永成.關于高中數學作業分層的思考與實踐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