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陽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本文簡要闡述應用能力,分析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并提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高中數學
教育不只是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習中培養起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數學深入到技術發展的各個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逐漸被人們重視。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分數來考量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過于看重學生解答了幾道題,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不夠重視,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一、數學中的應用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之中,并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生活中的很多場景中都會用到數學,小到在菜市場買菜,大到航天技術制造都離不開數學。新編數學教學大綱中強調數學是一門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數學強調對數據的處理與計算,通過推理證明展現自然生活和現象,將之以數理的形式呈現出來。也因此,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會生產、人們生活的重要基礎,解決于生產生活中的問題。高中數學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實際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問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提高數學的思維與能力[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飛速發展,人們進入了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提高。數學作為數據處理的基礎,更應該加強對數學學科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理論,培養學生的數學與應用能力。高中是數學培養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將學生培養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二、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忽視應用能力培養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數學的邏輯性、嚴謹性和理論性,教師更多的講解數學概念和解題過程等等。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其實是很難一下理解的,但是教師寧愿一遍一遍的講解,也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二)分析能力弱
學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有限,難以將一些問題放在更為宏觀的角度思考,容易扎在問題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化的學科,其中很多概念公式都需要具有比較高的數學理解能力,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普遍也較弱,在分析概念時有一定難度。
(三)沒有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數學學科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然后將這些基礎理論與運用到應用題中,去解答一些實際性的問題。應用題是檢驗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在學生的考試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都存在困難,找不到良好的解題方式,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
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對概念的理解,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是對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抽象化。數學學科中的一些概念定理,雖然看起來比較高深,難以理解,但是這些內容同樣來源于人們的生活背景。數學概念定理是數學學科學習的基礎,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部分,才能更好的培養數學學科的應用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將這些概念定理作為突破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分析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中提煉出抽象化的概念。培養學生將知識提煉濃縮的能力,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出來[2]。
例如,在學習“映射的概念”這一節時,學生可能在剛剛接觸這一概念時,覺得這一概念太過陌生,在生活中也較少接觸與映射有關的知識,在學習時學生可能特別不愿意學習這方面的內容,與也會產生抵觸情緒。對這一陌生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徹,學習效果較差。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將數學上這些相對陌生和抽象化的知識概念與生活更多的聯系起來。教師可以多給學生列舉一些與映射有關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發現生活的不同面貌,同時打破學生對日常事物的思維固化,以一種創新的角度看待事物。生活中衣服上的紐扣是按照一個對著一個設計的,這樣才能讓一個紐扣對應一個扣眼,而這樣一一對應的關系正與一次函數較為相似。而一個扣子還與多個扣眼相對,也就是一種“一對多”的關系。教師將這種生活中人們常見的現象引入到對概念的講解中,學生能夠一下子抓住概念的關鍵,從而理解概念的意義,增強數學概念與生活的聯系,也能培養學生建立知識與生活的關聯,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豐富檢查方式,提升應用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學科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相比于以前有了很多完善,教師注意在教學中應用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提升教學效果。但是,學習的檢查階段也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卻容易被教師所忽略。學習后的檢查不只是對學生掌握情況的檢查,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查。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后的效果,可以從中總結出大多數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或是個別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而教師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創新一些檢查方式,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檢查作業,讓學生們進行一個小調查或是小論文,不僅能夠豐富檢查形式,更能夠培養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3]。
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圍棋帶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將一顆紅豆放在圍棋盤的第一個格子中,然后在第二個格子放上兩個紅豆,在第三個格子上放四顆紅豆,以此類推,并讓學生思考下一個格子應該放多少粒紅豆,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觀察生活中體現“等比數列”的現象,以新的眼光看待生活。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每一位學生都針對這一問題開展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三)擴展學科邊界,提高不同學科間應用能力
高中時期的數學與初中數學存在一些差別,學生可能發現高中數學中的知識在其他學科中也能夠看到,并且應用非常廣泛。因此,教師在教學在中要充分利用高中數學的學科性質,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知識互聯意識,提高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另一方面講,這對教師的綜合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驗,教師需要具備廣泛的學科知識,對眾多學科都要有所了解,要找到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不能滿足于單一的知識體系,要廣泛的了解不同的學科知識。可以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多進行溝通,在交流中發現學科聯系,從而打破原有的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數學知識引申到多個學科。例如,向量在物理力學中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三角函數在交流電和電磁振動中的應用,幾何作圖在光學研究中的應用,函數在物理學的最值問題中的應用,等等。運用這些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刻理解知識本身的含義。只有對知識進行了深層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夠獲得知識的合理運用。在這種教學中,學生也能夠建立起與學科間的知識互聯,從而鍛煉學生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要養成學生的應用思維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基礎概念與生活聯系起來,提高教學方式,創新學習檢查方式,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應用,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加數學教學中的趣味性,逐步加深學生對數學基礎原理的理解,增強數學知識理論應用的意識,理論聯系實踐,增強綜合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智君.例談應用題在高中數學教學的能力培養[J].中學數學研究(下半月),2019,(1):26-27.
[2]丁希高.淺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活力,2019(8):145-145.
[3]徐浩東.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9,8(2):28-28.
[4]顧王卿,周超.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數學建模教學——以人教版高中數學函數建模為例[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8,(11):2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