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貽慈
摘 要:校本課程是在總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又針對自己的學校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和制度。數學學科作為高中學科中比較注重邏輯性、實踐性的一門重要學科,應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要求,適應新課標課程教育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高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引言:國家教育規定雖然涵蓋了絕大多數的可能性,但是很難面面俱到,滿足所有學校的發展需要。所以在當今時代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中,要求學校和教育部門必須要開發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管理宗旨,全方面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新課標教程已經對高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機構必須摒棄“數分是唯一標準的觀點”,因地制宜,發展獨特的校本課程,形成多贏局面。
一、高中數學校本開發的意義
高中生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學校要把地方、本校和國家要求的課程標準相結合起來,從而高度開發校本教程。為高三緊張的學習任務,開發多方面的綜合性的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高三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做好鋪墊。
根據學校具體環境開發校本課程,可以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結合,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全面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思想都從長期的應試教育中脫離出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和核心素養水平。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學到數學知識,還要通過學校的學習教育了解并掌握到數學的本質,習慣在生活中用數學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開發校本課程,也是響應國家教育政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的體現。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校對教學環境的管理和提升,又可以提高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的專業素質,是改變傳統教育、響應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
二、高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策略
現在校本課程開發在我國還沒有實行大面積推廣,普及度不夠高,為了早日實現校本開發的全部發展,各方面人士還都應該做出不懈的努力,積極的推廣和應用課程校本開發。下面將從高中數學的課程校本開發與實施策略角度提出一些建議。
(一)正確利用學生信息開發校本課程
教育的根源是學生,學生在學習中占絕對的主體地位。一切教育策略、教學改革,追其本源,都要應用于學生身上。所以,學生的感受和反饋對于開發校本課程具有極大的價值。通過合理利用學生信息,學校和教育部門就知道學生對于數學教育教學的真正目標是什么、真正期望是什么,從而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改善,達到最大限度內的最優化校本開發教學。這樣既保證了穩定的學生發展趨勢,又可以及時查缺補漏,將教育系統中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正。比如在人教A版的高中數學必修一《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一課中,教師在教學時就應做好教學方案,就應仔細觀察學生對于課程有什么反應,是否充分理解充分與必要條件。如果存在學生不理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在探究中完成對教材的學習。進而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開發出校本課堂。
(二)多元化實施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形式多種多樣,各有不同。例如可以通過走班制、課外活動、講座、實驗實踐等方式來進行。不管選擇哪種方式來進行校本課程,都要遵循“以學生為本”,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必須符合不同學生、不同發展階段之間的特征。在實施多元化校本教程教育教學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走班制”。這是充分尊重學生自主能力的體現。在走班制的制度體驗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課程,可以根據課程進度自主定制學習計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規劃能力。不過在走班制中,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制定好教學方案,課前點花名冊,嚴格對待每一位學生。
比如在學習必修二《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一課時,教師要明白平面向量的運算和普通運算的不同,在面對來自不同班級、理解和學習水平參差不同的同學時,要怎么講解才能讓學生們都能明白向量運算的本質。在講解時,要從學生已了解、掌握的知識儲備出發,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完成進一步的學習和提高。
(三)學生、教師、學校多方面結合,努力打造完美校本課程
學校作為奮斗在第一線的教育機構,要充分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下決心創新改革,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要來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創新,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國家政策要求等進行總結和改編,使之成為校本課程。在開發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擴展,但重要的還是學校做出的限定擴展。比如課程專題教育、舉辦多樣化校園活動和班級活動等等。如果學校能夠以“校本課程”開發出自己的建學特色,組織教師進行專業的學習和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共贏局面。
結束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人健康而全面的發展。數學學科作為高中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校本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材施教”是我國先圣孔子在幾千年前就提出的教育論,校本課程作為每個學校特有的教程,有很大的運作空間。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為祖國培養出創作型人才。我國教育人士已經為校本課程是開發和推廣做出了不懈努力,希望有更多的學校和專業人士接納并實施校本課程,實現科學教育。
參考文獻
[1]吳滌.論高中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20+122.
[2]王聰.校本數學微課程的開發與實際應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高超敏.數學學科校本課程的幾點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Z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