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數學教學,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與探索,教師則發揮主導作用,新教材為師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與平臺,教材內容不只是教育的目的和結果,也可以作為教學應用工具,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科學合理的應用課堂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教學效率,成為了教育者亟待探究的課題。所以我們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并提出具體的創新教學路徑。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教學路徑,學習興趣
引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部分數學教學問題也會逐步暴露,例如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教師如何在新時期擺正自己的教學角色,如何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情境,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等等,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析探討,并提出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指導。希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著重突出課程教學重難點,推動數學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每節課都有一些重點和難點性的問題。如果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圍繞著重點性問題來進行教學的引導,則忽略了概念性的知識,則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掌握不夠平衡,所以教師為了高效的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性問題,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當中,讓學生重視課堂內容,并且通過知識講述的教學方法,運用靈活性的教學思路來推動教學氣氛的發展。教師也可以通過聲音手勢,以及模型來進行教育的拓展,刺激學生的大腦和感官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思維能夠逐步的得到完善。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逐步的豐富學生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在探索當中對于新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觀察當中能夠總結相應的經驗,實施因勢利導的教學思路,提出嚴格性的定義,并且突破重點和難點性的話題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巧妙的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應用探究式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養成形成探索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應當打破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即便學生犯錯誤,也應當進行教育鼓勵,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切記不要剝奪學生的知識探索樂趣以及嘗試失敗的做法。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給學生一些提供犯錯的機會,或者是手腦并用的機會,使學生通過交流探討,能夠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劣勢,在活動探究過程中能夠逐步發現新知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并不是簡單的操作,或者是畫葫蘆的機械模仿模式,應當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
教師在當前教育教學當中,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育的拓展,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教師通過計算機為學生呈現出動態的畫面,方便學生對于復雜問題的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將正弦余弦定積分的概念,利用計算機圖像的形式來進行展示,有效的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效率,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教師通過在日常教學當中對于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探究熱情,使學生能夠對于數學問題進行積極的推理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當前數學教學概念當中,為了方便學生的概念接受效率,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抽象且復雜的概念,直觀的展現到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對于概念和定理進行靈活性的記憶和思考,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的相關規律。
例如:學生在學習點、線、面投影規律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幾何元素在三面投影當中的位置和幾何元素與二維投影之間的各項關系,提高學生對于點、線、面投影規律的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印象加深,學生學習注意力,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高效性。
三、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案
由于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都要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為學生設立相應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內容的掌握能力,通過形象化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教學的應用和引導,通過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的完善。在授課過程當中,教師要學會溫故而知新,引導學生利用穿插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基礎性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通過靈活多樣的選擇教學方法設計符合學生生活化的教學經驗,對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教學思維的構建,有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靈活地進行掌握和探究。
結束語: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教師必須要以課堂為教學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中具有著十分豐富的科學家史料,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能夠潛移默化的滲透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旁征博引豐富學生的學習視角,使學生學習數學科學家的相關精神,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張世紅.高師數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8(17):7-9
[2]沈立國.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J].華章,2017(24):6-7
[3]張眼亮.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6,14:186.
[4]賈麗平.構建高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13):147-148.
作者簡介:吳同章(1984.01)男,漢,籍貫:甘肅靜寧,大學本科,中學數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