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芬
摘 要:英語學科成作為高中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學科綜合實踐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學科核心素養更是提高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要求。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除了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知識之外,同時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從高中英語教學出發,首先簡要闡述了英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希望對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語言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素質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帶動了英語學科教育的革新和完善,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旨在通過核心素養為教學指導,促進英語學科教學形式發生改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語言能力作為英語學科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其教學質量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作用。基于此,為了更好的達成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在日常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應用,從而循序漸進的逐步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促進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
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培養是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從語言能力的基本與意義分析,主要包含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聽說讀寫四方面基本內容,同時伴隨著課程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完善,語言能力逐步延伸為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數量掌握和應用能力。基于這一實際教學改變,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從基礎教學入手,夯實學生語言基礎,同時借助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程學習過程,為語言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最后,在針對性的學習與鍛煉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訓練與應用實踐,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語言能力,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探究
1.積極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保障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的投身課堂學習,在教師的引導進行實踐與應用,才能夠逐步的提升語言運用能力,促進英語課程學習質量的提升。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應當轉變傳統單一的教師講授型學習環境,摒棄灌輸式教育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表達與發聲。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融洽、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生敢于主動地表達和獨立的思考,在不斷地實踐與聯系過程中逐步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以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Festivals這部分教學內容為例,本部分學習內容主要以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針對這類理解難度較低,整體結構相對簡單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The Mid-Autumn Festival”的節日由來為話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將文章中各種節日的相關內容整理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通過這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在交流與探究的過程中達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目的。
2.通過構建具體的語言場景,加深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的理解
英語學科作為語言學科的學習內容,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教學實踐中最好的教學策略就是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中進行鍛煉,而不是局限于課本知識點內容的總結與機械性記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言能力鍛煉主要通過在真實的社會交際情境中借助語言表達的方式理解他人和自我表達。例如,在日常知識點內容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泰坦尼克號》影片中相關的臺詞來進行語言情境的教學,導入各知識點內容的教學活動。以影片中“There is nothing I couldn,t give you , there is nothing I would deny you , if you would not deny me. Open your heart to me.”為例。句子中包含了許多英語語言的教學內容,首先對于“deny”這個詞匯來說,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就涉及到了許多的固定搭配,如deny something/deny doing something/deny having done something等等。又如,句子中的there be句型,是在英語語言運用實踐中最常用的表達方式之一。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都可以借助真實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指出課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內容在真實語言交際中的應用技巧,為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拓寬學習視野。
3.合理運用發散式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語言實踐能力
針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教學而言,其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都更為健全,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富有一定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內容才會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進而投入更多的學習熱情,更好的的將所學知識內化和吸收。因此,在學科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重視課堂教學的渲染力,借助發散性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條件狀語從句部分內容的知識時,對于“unless”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教學,在完成基本的基礎知識點內容講解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大量的語言造句實踐練習來提升語言鍛煉的效果,夯實語言基礎學習內容。如通過給出句型“You will...,unless you...”例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造句訓練。由第一名學生完成“You will never make progress unless you study hard.”第二名學生接著造句“You will get lost easily unless you take a map with you.”...以此類推,進行小組間的造句競賽。通過這種發散性的學習形式,在富有競爭性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夯實了學生對基本語法的應用程度,同時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助力學生綜合語言素質的全面發展。
總結: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教學任務,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從高中學生的學習特征出發,合理化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從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入手,通過針對性的教學任務設計,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幫助學生實現自身英語專業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思遠.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語言能力途徑微探[J]. 中學課程資源(9).
[2]張謙.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語言能力途徑思考[J]. 新課程(下),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