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高中政治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教育教學水平的落后,很多地方的高中政治教學處于滯留的狀態中,學生對政治學習不感興趣,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不明顯,制約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教學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提高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政治教學教學的有效策略,以其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政治;核心素養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核心素養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各學科教學都圍繞核心素養展開課堂教學的改革,高中政治也不例外,如何更好地培養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生的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成為高中政治教師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從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針對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策略進行探究。
一、激發興趣,培養探究能力。
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交通等因素的影響,思想落后,很多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仍采取滿堂灌的方式,或者畫出重難點讓學生死記硬背,這對于應付考試當然有成效,但卻遏制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使他們對政治學習不感興趣,無法獨立地對知識進行整體創建。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興趣的驅動下展開對情境問題的積極思考,培養探究能力。
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二政治《生活處處有哲學》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理解哲學的含義,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利用學生愛聽音樂的心理為學生播放那英的《霧里看花》,營造一種積極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用歌詞“花非花、霧非霧,來如春夢了無痕,去如朝云無覓處”引出新課的學習。“這句很有禪意的話是什么意思?”接著,又利用寓言故事引出“哲學”的概念。“口渴的人找到半杯水,悲觀的人失望的說:‘怎么只有半杯,半杯水有什么用。’樂觀的人卻說:‘感謝上帝,還有半杯水。’”通過這則寓言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悲觀的人與樂觀的人面對同樣的情況時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給你怎樣的啟示?”就這樣教師將哲學的這一抽象的概念寓于豐富的音樂和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充分感知、理解、體驗,體會哲學是我們正確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從而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意識形態。這樣,一個個問題的創設和回答幫助學生形成了探究的意識,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能夠從豐富的感性認知中抽象出理論概念,從而讓我們的政治課堂變得輕松卻不失深度。
二、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之所以學習無動力,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長期處于被動中,被動的接受知識,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安排,他們不能品嘗成功的樂趣,自然無法激起學習的動力。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能夠挖掘學習潛力,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這也是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例如,教學人教版必修四高中政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教師并沒有像往常那樣總結出兩者的區別和聯系,讓學生照本宣科的背誦。而是充分利用討論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學習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引導學生圍繞“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關系”展開討論,將更多的學習空間讓給學生,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思維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習體驗,讓他們獲得鮮活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不時地巡視和監督,認真聆聽各小組的討論結果并做出指導。真正踐行新課改倡導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分別從兩者的區別和聯系加以闡述,像在區別中學生指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在于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在聯系中指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從而多角度、多側面、全方位加深對兩者的認識,深化教學目標,并在討論中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提升核心素養。
三、加強練習,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練習是鞏固基礎、內化能力的主要方式,要想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地區高正政治的教學效率,教師就要加強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提升核心素養,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當然練習并不是純粹的搞題海戰術,而是要結合生活實際,創新練習形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習高中政治價值的認識,增強學習信心。
例如,在學了《價值與價值觀》一課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這樣的練習題:你在生活中遵循哪些價值觀?是如何踐行的?這樣的練習題不僅加深學生對本課的理解,還培養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發揮政治課的育人功效。
總之,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品格和能力的提升,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政治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A].曾棟臣.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C].2019
[2]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鄉土資源的利用探究[D].朱俊剛.云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朱紅武,(1977.4—)男,羌族,四川省阿壩州理縣,阿壩州理縣中學教師,大學本科,法學學士學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