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群文閱讀就像是連綿起伏的山一樣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著學生追逐的目光,讓學生有了探索的欲望。教師以學生為教學的重點,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是希望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得。由此,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交流互動和實踐活動,從不同方面提出了引導學生閱讀的策略,種下了承載閱讀希望的種子。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施
小學語文教師實施群文閱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能夠解決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增進學生對閱讀知識的輸送,使學生能夠做到“肚里有糧,心中不慌”,穩固學生的閱讀狀態。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將更多的經歷放在了學生興趣培養上,讓學生圍繞課文進行溝通的時候,發散自己的思維,掌握群文閱讀的技巧。
一、點擊學生興趣板塊——享受繽彩紛呈
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中穿插學生的興趣,能夠綜合學生的愿望,為學生提供繽彩紛呈的閱讀景象。興趣,就像是暗夜中升起的煙火,讓人們有了遐想的空間,有了探究的意味。
筆者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對描寫邊塞戍邊將士的生活的詩詞很感興趣,便將《出塞》《涼州詞》《塞下曲》《從軍行》等詩詞匯總在一起,鼓勵學生朗讀,讓學生品味不同詩人筆下的邊塞生活,感受戍邊將士的艱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學生朗讀詩詞之后,對詩詞的內容有了直觀的認識。接著,筆者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詩人眼中的景象,感受詩人創作的情緒。學生在想象中,融進了戰火紛飛的生活中,看到了戍邊戰士的辛苦和奮勇殺敵的勇氣,理解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在此基礎上,筆者組織學生對想象到的景象進行繪畫,結合情感來表達自己對詩詞的理解。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深刻學習了詩詞的主旨,品味了詩人的情感,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鳴。學生學會了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詩詞,學會了從詩人的語言中剝離下詩人的感情,深化了對邊塞詩詞的印象。
二、點擊交流互動板塊——享受百家之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中穿插學生交流互動的環節,能夠將學生凝練在一起,使學生在閱讀之后,積極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思想融合的局面,完善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
筆者在實施群文閱讀的時候,將《少年中國說(節選)》《圓明園的毀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等課文匯總在了一起,讓學生從這些文章中體會大家對祖國的熱氣,對祖國復興的期盼。學生閱讀以上文章后,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看到了中國發展看少年;看到了不同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候的選擇。學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產生了交流的念頭。筆者便為學生創設了溝通的平臺,讓學生將自己閱讀所得說出來。學生在與其他小伙伴對話的過程中,熟悉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總結了群文閱讀的主旨。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現代社會發展的資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來說一說怎樣接過前輩的任務,為祖國的復興奮斗。學生在討論中,認為社會中的每一人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為祖國做貢獻,好好學習就是學生當前的主要任務。
三、點擊實踐活動板塊——享受思維創新
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中穿插學生的興趣,能夠挖掘學生的實踐潛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擁有思維創新的實力,調動學生的閱讀力量,增進學生對閱讀技巧的運用。
筆者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為學生準備了《小英雄雨來(節選)》《西門豹治鄴》《王戎不取道旁李》《草船借箭》《將相和》等文章,讓學生從中抽離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跡,設計表演的文本,在表演中學習分析人物形象,講述故事情節。學生在設計和表演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詮釋了故事的經過。其中一組學生在表演《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章時,還從手機軟件上,學習了服裝制作的方法,利用環保材料設計了表演的道具,使得表演更具真實性,營造了溫馨的活動氛圍。學生思維的創新,使得學生不再畏手畏腳,而是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發揮自己的作用。筆者還為學生布置了寫日記的任務,讓學生記錄自己的表演過程,分享自己表演的心情。學生在記錄日記的過程中,深化了對表演的認識,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其中一位學生還創新地站在李子樹的角度,表達了對王戎聰明才智的敬佩,讓人眼前一亮。
總之,本文通過立足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培養,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了解了繽彩紛呈的內容;立足學生交流互動這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學生知道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不同的事情的感悟和處理,增進了學生包容性的發展;立足實踐活動這一環節,學生參與到了群文閱讀活動中,開動自己的腦筋,享受到了思維創新的福利,使自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人,挖掘了閱讀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曹志芳.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97.
[2]? 張曉媛.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初探[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