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珈如
【摘 要】在小學階段,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學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熟練掌握數學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數學計算能力是小學生進行下一步學習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然而,目前許多的小學低年級學生都會在計算時出現錯誤,對此,筆者分析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且研究了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低年級;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
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數學計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高低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根據筆者平時對班級中學生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計算時都會出現許多問題,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并不高,而且很多學生都會因為粗心大意而犯下錯誤。總之,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因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他們的閱讀能力還不夠好,在閱讀數學題目時也總是不認真,經常把+看成-、x看成÷,“=”和“≈”不看清,最終導致計算的結果出錯。
第二,小學低年級學生除了會因為審題馬虎而出現計算錯誤以外,還存在自己書寫不認真的問題,在自己動筆計算的時候把“6”寫成“0”、把“3”寫成“8”,最終導致計算結果出錯。
第三,學生在計算過后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忘記進位和退位,乘法末尾忘記寫0,這些都是導致計算錯誤的原因。
第四,小學生沒有在課后多做練習,對于課堂上教師教學的計算知識掌握不夠牢固,所以在后面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就有點力不從心,造成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尷尬情況。比如學生對于兩位數乘一位數這部分知識就沒有掌握牢固,而后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就顯得很吃力,當學生努力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這部分知識時,又把兩位數乘一位數這部分知識給忘了,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兩種計算方式都沒有掌握,在計算的時候頻頻出現錯誤。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應該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方面的知識。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計算知識之間的距離,降低學生對于數學計算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情境,例如,當教師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創建購物這一情境。幾乎每一名學生都有和自己的父母共同到超市內購物的經驗,于是教師就可以創建一個到超市內購物的情境,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想要扮演的角色,比如收銀員、顧客等。扮演顧客的學生需要拿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紙幣來到超市內購物,學生可以試著和收銀員講價,收銀員則需要負責完成收錢、找錢的工作,學生們在整個情境中提高了100以內加減法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想要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那么就應該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小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養成仔細檢查的好習慣。學生在寫下數字后,應該仔細校對每一個數字、符號,保證自己不因為馬虎而出現計算錯誤;其次,讓學生形成審題的好習慣。當學生在閱讀題目的時候,應該仔細、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題目選擇恰當的計算方式;第三,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規范書寫、仔細計算的好習慣。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應該保持書寫工整,即便只是在草紙上做練習,也應該確保書寫格式要規范。針對可以口算的題目就盡量口算,如果遇到復雜一些的題目那么就應該堅持筆算。學生在列豎式計算時,每一個數位都應該對齊,進位的基數應該寫在合適的位置上,另外還要注意退位點是絕對不能少的。
(三)鼓勵學生多做練習,組織競賽活動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囑咐學生多做練習,這樣有助于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在學生練習時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一些巧算的方法,讓學生“精”做題,而不是“多”做題。比如乘法中4x25、8x125的巧用。教師還要注意給予學生獎勵,比如當教師教學完兩位數加兩位數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每天做5道計算題,如果學生可以獨立解出正確的答案,那么就給學生集1分,以一周為一個周期,每周得分數最高的學生為本周的“數學計算小標兵”。另外,為了激發學生練習數學計算題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口算比賽、小組競賽等活動,從而激勵學生不斷的學習計算知識,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四)多方式互動,夯實計算基礎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的基礎就是一年級上冊的10以內的加減法。10以內的加減法,例如3+5,有用數手指或畫圖形的方法,先數(畫)出3根手指(圖形),再數(畫)5根手指(圖形),最后合起來數得到結果;還有熟記了10以內數的分與合,根據記憶直接得到結果。這兩種口算方法都是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好方法。另外低年級課堂需要多方式互動,夯實計算基礎。筆者經常采用“開火車”“我說你寫得數(聽算)”“對口令”等方式,利用每節課開始的3分鐘進行10以內口算的練習。這些口算題來源于近期計算教學內容,來源于近期學生作業中錯誤率較高的題。堅持這樣的3分鐘口算訓練,能夠強化學生的腦動力,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大大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它需要數學教師長期堅持。數學教師應該仔細分析小學生容易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數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鼓勵學生多做練習,經常組織數學計算競賽活動,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計算知識。
參考文獻:
[1]高彩霞.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9).
[2]韓科杰,余敏希.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探討[J].數學教學通訊,2018(2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