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肖肖
摘要:產教融合思想理念的形成不僅培養了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開展,有效實現高職教育,提高高職人才培育質量。筆者基于該角度進行著重分析,不僅肯定了目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價值,并且分析討論該背景下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并且所出現的問題,從自身角度下研究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模式。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1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價值
當今的教育形式不僅僅止于在理論上進行培訓,而且在教育形式中將實踐育人作為重要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的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更增加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踐育人理論既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石和發展方向,也是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深化產教融合,能夠有助于彌補高職院校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教學設備有限、配套資金短缺等問題,從而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緊貼產業的人才需求,為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業型人才。這不僅能有效緩解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的就業困難、就業對口率低等問題,而且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2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產教融合和創新創業背景的推動下,各大高職院校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教育政策體系和方法等,雖然摸索出一些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案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實際探索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2.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不完善
2.1.1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不完善
我國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不完善的問題。例如部分高職院校停留在教育知識理論的教授中,并未重視到實踐培養的重要性。還有部分高職院校還出現了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培養方案分離,學生專業性利用率不高。另外還有一個主要問題是,高校內的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授課內容及教學方法存在單調、不靈動、不實際等問題。再者,雖說許多高校內提倡學生參加全國的創新創業大賽,在比賽中提供指導意見,但這種方式無法使得每個學生都受到教育,而且因為比賽而臨時組建的創新創業團隊,沒有經過系統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培養。
2.1.2 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不足
大學生創新創業作為一種社會實踐行為,需要社會各界為其提供一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平臺。平臺充足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基礎。但是建設創新創業平臺不是簡單的事項,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和貢獻。所以高職院校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停留在以理論課程為主、參與創新創業類賽事為輔的層面,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并沒有搭建。
2.2高職院創校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2.2.1 專任教師數量不足,且專業素質不夠
創新創業教育對師資力量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科知識和創新創業知識的專業教師。然而多數高職院校該類課程的教學并沒有專業的教師或者專業老師數量不足,而是由輔導員或兼職教師而擔任課程的授予。并且受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創新創業課程的教育采用的大班制授課,學生眾多,課堂分紛雜,也無法對學生個人進行指導,影響教學效果。
2.2.2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參與度低
目前,我國推行創新創業類賽事有許多,例如“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客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但是存在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對比賽不夠了解,并且學生時間精力、團隊組建困難、指導老師不專業等因素都一定程度影響到學生的賽事參與度。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內的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教師隊伍師資力量薄弱,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缺乏等等都是導致我國創新教育仍處于初步階段的原因。
3.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構建
3.1完善科學化的課程體系建設
創新創業課程是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在完善創新創業課程的過程中,要加強產教融合,形成校企共建創新創業課程的有效機制。校企共同參與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把企業技術人才補充到創新創業教師行列中來,使其把最新的市場發展需求和方向、創辦企業的基本步驟編入到教材中,確保創新創業教材建設的科學性。在教學環節要加強引進企業技術人才,以彌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存在的不足。
3.2優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優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高職院校應鼓勵創新創業教師到企業兼職鍛煉和學習,并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創新和創業方面的實踐活動;多組織安排創新創業專任教師參加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培訓和交流,這可以極大地提高專任教師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和素養;利用各種途徑,從校外聘請企業專家、風險投資家、政府職員、成功企業家等做兼職教師,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力度。
3.2建立創新創業學生協會
創新創業的實踐需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小組成員應具備各種知識和技能。各小組成員應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一起完成創新創業的項目任務。創新和創業學生協會的建設前提是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工作場所,招募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中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大學生,培養協會成員的團隊合作能力。
3.4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
創新創業是一項實踐性強、多學科人才協作共同完成的工作,單一的理論知識既不能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業意識,也無法形成其創新能力。創新創業類大賽和創新創業學生協會的實踐項目可以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但不能提供科學化的系統訓練。所以,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需強化產教融合。尤其是創新創業能力突出的企業,應實現校企無縫對接,讓學生走出去,企業走進來。企業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平臺支持和專業指導,使學生能夠在企業實習中明確所從事工作的各項流程,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結語: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仍有部分問題,例如師資力量不足、學生意識不夠等等,因此為改善這種局面,應創新提高這種培養模式,高職院校應結合學生特點,完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組建創新創業學生團隊、搭建校企實踐平臺等方面提升學生雙創能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16):185-186.
[2]李麗.“互聯網+”背景下高等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產教融合路徑[J].時代金融,2020(2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