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在地理學科方面的核心素養,包含學生通過地理課的探究、實踐類活動,對地理相關要素,如規律、地理事物等的認知;地理學科思維;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興趣、愛好度等內容。高中地理,培養學生上述幾項要素,需要具備正確的學科教學思維、合理創新應用網絡、線上課堂等教學資源,同時,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幾個要素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 引言
高中地理學科,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目標、內容、策略等三項學科基本教學構成要素,需要圍繞著核心素養這一要素設定,使之成為一體。高考改革背景下,客觀上要求地理學科的教學與學習,都不應該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與衡量標準,而是要注意到地理學科教學本質,是需要提升學生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鑒于此,文章從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具體的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教學實踐環節出發,一一展開討論與研究。
二、 培養高中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第一,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是在學科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實踐探究活動的規劃等工作的。高中地理學科,在學科知識結構、內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復雜性特征的,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中心的地理學科教學,在學生地理學科思維、相關能力的培養方面,是有著幫助的,這對于學生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而言,無疑是有利的。由此可見,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地理教學效果兩方面,是有著統一性特征的。
第二,具備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對世界、地球、自然環境等各個要素,將會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在世界觀、環境觀念方面,也會有新的轉變。這對于地理學科的教學而言,是具有持續性的教育作用與影響的,是幫助培養地理專業人才的有效策略。
第三,培養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是培養其成為地理理論知識水平高、地理實踐技能優秀的專業人才的基礎。長期以高中地理“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抑制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而中國社會,對于專業應用型的高端地理人才需求,一直不能得到滿足。基于社會需求以及長期的高中地理教學現狀引發的原因及后果,高中地理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必要的,是為學生激發學習地理專業興趣,以及高校乃至社會培養技術型地理人才儲備打好前期的教學基礎的。
三、 地理學科,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教師需要具備科學的地理學科教學理念
老師的思想,決定了其所有的教學行為。核心素養培養的情況下,老師需要從理念方面加強轉變與建設,由學科教學理念的轉變,來影響其教學行為的轉變,如將“灌輸式”的地理學科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式教學,創設情境化的地理學科教學等。這是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地理教學的基礎與立足點,如果老師內心不認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仍然以“成績”作為學生地理學科評價標準,那么在教學中,其所有的教學行為,包括前期的設計、中期的實踐探究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教學的地理知識點,而不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首先建立學習地理的興趣,愿意參與到地理學習和研究活動中,也就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建立地理學科思維、理念,并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結構體系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荒漠化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可以以中國西北荒漠化地區的圖片、視頻作為導入教學素材,為學生準備荒漠化的相關的情境化問題,如人們生活的區域出現荒漠化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通過新聞、報道等渠道,有沒有學生知道中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區域在哪些地方呀?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可以建立學習《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的初步思路,主動的思考這些問題,根據這些問題開展課前的自主學習,在主動參與問題的解決、地理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相反,如果導入環節,老師直接開始進入荒漠化的概念以及原因相關的教學,是非常枯燥的,甚至部分學生會出現學不進去、教學效果十分差的情況。
(二)創新地理學科教學資源
網絡時代下,地理教師的教學不再是“單打獨斗”式的教學,除了校內的磨課、學科教研會,幫助老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措施之外,地理老師還可以應用網絡平臺,創新教學資源。同時,多數高中生家庭都有計算機、智能終端等設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適當開展課下的地理延伸教學。
具體來講:其一,課堂教學前,地理老師根據地理知識點、重難點的分析,在合適的教學環節中加入一些有助于教學,讓學生更容易參與活動或者理解內容的教學工具、方式。其二,高中生,基于年齡、閱歷的限制,其對世界的認知水平仍然初期的發展階段。地理學科高中階段的教學,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且復雜,高中生在對相關的背景知識不甚了解的情況下,在學習方面,其實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因此,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基于課中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提供一些輔助教學的資源,如細節性的教學知識點背景故事講解視頻、圖文資料等,讓學生在課前能夠有基礎的認知和了解,以便課堂實踐教學時,更易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同時,建立與該知識點相關的地理知識關系圖,方便加深記憶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建立地理學科思維以及知識結構體系。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一課中,對中國東北地區農業特征的學習,所涉及的內容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含氣候、土壤、溫度等自然因素,也包含了人口、經濟等社會經濟方面的因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區域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以及發展過程,課前老師可以綜合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的各個組成部分,結合PPT、視頻、圖文等資源,在課前提供給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此課前,對有關內容能夠有初步的了解,明確其中的關聯性,在腦海中建立一個關于“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關系圖,從而有助于學生提升對于地理學科學習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分析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其三,地理教師的教學,是需要不斷的提升與進步的。因此,地理老師,需要通過網絡、教師交流平臺等各種線上線下的平臺學習、提升自己,主動接觸、學習優秀老師的教學案例,對自己的教學要經常進行案例的復盤和分析,通過對比教學以及與實際教學的結合情況,分析自身教學的不足點,從而在教學中去實踐去驗證。
(三)合理設計、規劃地理教學環節
教學實踐環節,是地理學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落足點,是實現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師,需要合理設計與規劃地理教學環節。如地理學科實踐探究環節中,老師需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實事求是素質的培養。實踐探究環節,是指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批判創新思維、實事求是精神培養要素,制定合理的實踐探究流程、計劃以及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探究的環節中,應用已有知識、結合老師的引導,探索地理學科知識、內容,提升自身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際的參與與感受,發表自身的看法與意見,加強與老師、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此外,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除了地理學科思維、知識方面外,還包含了地理相關的技能培養,如野外地理工具的應用實踐技能、地理知識應用能力等。如果一個高中生空有一身地理理論知識,如避雷針的作用、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哪些地方在雨天容易出現災害、地震自然災害發生時如何自我保護等,對這些知識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卻不知道雷雨天氣不能做哪些危險事情,野外地區不能有效應用地圖、指南針等工具找路等,那么,這個高中生必然是不具備地理核心素養的。因此,在教學實踐環節中,教師應當將地理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根據地理理論知識的內容,創設生活化的實踐情境,讓學生在地理情境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化、情境化的問題,將其應用于有效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的實踐,去驗證地理知識的可行性,從而既能掌握地理知識,也能掌握相關的技能,從而提升其地理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規劃,需要考慮到教學環節的設計、規劃,是否能夠實現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目標,是否能夠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是否能夠讓學生提升其實踐能力,以此作為衡量其教學環節可行性的判斷標準。
(四)合理加入延伸性教學
地理學科知識結構體系復雜,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較為特別,尤其是自然環境類內容的教學,其不是獨立存在的事物,氣候、環境、水文、地質、動植物等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某一區域的氣候因素教學時,學生單一地學習氣候知識,在效果方面,存在一般性。教師在這類具有一定關聯性特征的知識教學時,可以適當地加入延伸性的教學。如地區區域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人文因素等方面,引入相關內容,作為其教學的一部分,方便學生形成一幅完整的知識結構圖,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識,且更加具有應用價值。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策略的可行性,決定了地理學科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效果。而教學策略的可行性,是受教師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影響的。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包含了地理學科思維、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基于其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教學的可持續的重要性,教師在地理學科教學中,需要改變教學理念,認識到“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內容以及價值所在,以此來調整自身的教學行為。此外,需要結合網絡、教研會等線上線下的教師交流平臺,合理創新教學資源,將其應用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然后,在上述兩項要素的基礎上,科學設計與規劃教學環節,切實地體現素質教育觀念。最后,根據具體的地理知識教學內容,合理加入延伸性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王文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7):27-28.
[2]張芳霞.立足地理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學周刊,2020(17):127-128.
[3]潘軍.淺談地理圖像在地理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策略[J].才智,2020(15):126.
[4]丁曄.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綜合思維培養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0(14):52-53.
[5]倪俊.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0(14):66-67.
作者簡介:閆憲花,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黃海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