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達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學生往往難以真正地發展自己的數學能力。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來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對此,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來談一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科教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高中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都相對成熟,因此可以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并且具備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心理和生理條件。此外,創新思維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通過與眾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處理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問題。與此同時,國家也需要大量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將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并且積極促進學生在此基礎上活躍思維,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鑒于此,如何在高中階段通過數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策略如下:
一、創設探究發現的認知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沉浸于學習的氛圍中,并且從內心激發學生進行創新的興趣。高中數學教師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應該積極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根據教師的預設來思考,從而激起學生想要學習的欲望,并最終促進學生思考并開拓創新。
比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數學的“數學歸納法”時,可以先通過一系列例子來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歸納法”的基本理解,其次再邀請學生仔細思考這種方法的弊端,然后還可以請學生思考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彌補這些缺陷,最后再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來探討使用“數學歸納法”的情況以及如何善用“數學歸納法”。在教學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將“數學歸納法”與“演繹法”來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二者的具體使用條件以及各自的優缺點,繼而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現實生活中的空間和數量的關系經過思維處理而形成的對于數學理論和知識的本質認識。高中數學教師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不僅應該教授給學生具體的數學知識,還應該積極為學生揭示具體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優化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水平。高中階段的具體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和轉化與化歸的思想,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
教師在教授立體幾何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將圖形相關問題轉換成代數的方法來解決。比如,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來證明面和面的關系或直線和面的關系。再如,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在處理某些復雜數學問題時通過分類討論的思想來逐步攻克難題。這些數學思想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水平。
三、實施變式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變式教學主要是指一道題通過轉變解題方法、條件替換、結論替換等方式來達到加深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從而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運用變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并最終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水平的提升。
比如,教師在進行變式教學時,可以根據例題的形式做簡單變式,從而鞏固學生對例題的理解。然后,教師在對例題的結論進行變式,從而幫助學生轉換證明思路,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完題目之后,邀請學生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來解決同一道問題。這些變式教學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促進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并且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展示思維過程,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
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是思維活動的過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具體思維過程完整地展現出來。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具體的運算過程,從而有助于學生獨自解決相同問題。教師不僅要展示出正確的思維過程,還應該在自己的教學中展現錯誤的思維過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看到自己思維過程的不足,從而加深學生對自己錯誤的認知,并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
比如,教師在教授“均值不等式”的時候,可以選擇過往學生容易產生的思維誤區來向學生展示,并且邀請學生思考上述方式是否正確,取等條件是否成立等問題。在學生普遍認識到錯誤之處時,再鼓勵學生思考正確的解題思路。展示錯誤或正確的思維過程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老師應該積極通過創設探究發現的認知情境、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實施變式教學和展示思維過程四個方面的內容來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從而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并且也促進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存強.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學周刊,2020(5):78.
[2]王禧忠.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