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俊
摘 要:物理這門課程較為較抽象,較難學,這是大多數學生的反映。特別是邊遠地區,教學設備、條件較差,這種反映更強烈。要突破這一難關,必須上好物理課。
關鍵詞:如何上好;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物理實驗
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中必須注重兩點:一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研究對象,二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對大多數剛開始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的興趣至關重要。在新課程實施進程中,要想上好物理課,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樂學,善學,應成為農村學校物理教師積極探索之重點課題。在此,本人就如何根據實際,克服困難,努力上好農村中學物理課的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一、妙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剛任教物理這門學科時,深感壓力重大的同時不免有些心虛,擔心教不好。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數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枯燥無味。農村中學的學生,家長大多數外出打工,基本上屬于留守兒童,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對于物理這科,有些學生由于基礎太差,反映上物理課仿佛是在聽“天書”,于是破罐子破摔,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我深知必須得先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伙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感興趣的事物學生會主動、愉快地探究它,使學習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課的趣味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最容易激發起興趣,特別是在八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物理時,一定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我一般在開學初,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并不是急著要上新課,而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充分準備一些有趣的實驗展示給學生看。
二、將實驗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從生活取得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這就告訴我們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物理與人們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發展的基礎,是其他任何學科無法替代的。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注意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實驗,讓物理實驗回到生活中,并將物理實驗應用于生活中。在學習《密度》后,我要學生試著鑒別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實心或純的。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慣性知識時,用小木塊代替汽車,用鋼筆蓋代替人,模擬汽車緊急剎車和汽車突然啟動時的現象,讓學生了解不系安全帶的危害。在教學升華的知識時,學生對升華現象比較陌生,教學中我不但用碘做了演示實驗,還介紹人們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在教學“液體壓強的特點”時,要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上臺實驗等。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課的興趣,又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或物理原理,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益。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搞好實驗教學
在傳統常規實驗中受到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用視頻播放托里拆利實驗,讓學生通過觀看錄相來了解托里拆利實驗是如何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的結構時,如果靠教師口頭講授學生難以理解,我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播放原子和分子的結構,學生不但學習興致高漲,效果也大有改觀。
我還經常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有關物理知識的實驗,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與物理知識有關,比如前不久湖南電視臺的科學實驗室節目中就有很多這樣吸引學生的實驗,我經常鼓勵學生去收集觀看。
四、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紀律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障,沒有紀律,教學將無法進行,紀律是實現教學效率的目的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紀律對學習、生活、工作過程的約束作用,在紀律的環境下,群體活動會更加有序、高效;其次是與學生共同協商、約定參與探究活動的方式和規則,形成守紀的意識和習慣。采用了合作式的學習方式,要強調集體智慧的作用,實行責任分工,分組探究策略,以問題為驅動,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方式,按照學生的學業成績、動手能力、認知風格、性格性別等因素進行分組,一切以可控和可操作性為依據,規模4~6人之間;各小組設組長一名,強化管理,小組成員各自擔任主持人、實驗人、記錄人、報告人、評價人等角色。此外,教師要加強專業引領,實施有效指導。
總之,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就必須下大力氣改革課堂結構,一切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系,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解榮青. 提高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若干策略[J]. 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034(005):1-2.
[2]解榮青. 基于問題解決教學的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探討[J]. 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58-59.
[3]魏世能. 如何上好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 未來英才,2015,(01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