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主要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現今仍有許多教師認識不到培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須加強核心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加強思維訓練和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可以提高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邏輯思維
在小學教育中,針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是了解基礎概念、公式以及法則的知識,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數學邏輯思維模式,不斷地積累數學學習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在新時代背景下,作者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和策略。
一、培養數學意識,形成優良數感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針對性的培養數學意識有利于形成優良的數感。自身的數學意識以及數感不僅反映了個人的數學看法,同時也反映了個人的數學素養能力。具有優良數學意識與數感的學生,他們對數以及數計算具有敏捷的感受力、適應性較強,可以有意識的應用數學知識去思考、理解以及體現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數據特點,并且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所蘊含的數學特點。因此,我們發現數學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到處涉及到數學,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意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萬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章節時,讓農村和城市的同學手拉手進行活動,將農村同學去城市耳聞目睹的現象展現,城市同學進農村后的生活感受呈現以及城市和農村同學離別時候的美好記憶。在實際生活材料之中學生可以使用萬以內的數描述各種不同的事物,較大數之間進行對比和萬以內數的加減法運算,將最初的數感與符號感構建。
二、加強思維訓練,強化探究能力
通過增強學生思維方面的訓練,可以有效的強化數學探究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數學綜合學科的特征,在小學生進行數學計算學習過程中,關于數量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有一種直觀的判斷能力,可以提高學生估算的速度,幫助學生簡單和高效的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的估算水平,通過實際觀察發現較多的學生估算能力很高,使用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訓,幫助學生形成銳利的數學思維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估算方法,首先是學會精準的計算方法,其次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估算能力。估算是一種經過培訓可以達到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一些巧妙的算法,這樣可以有效的完成這一計算過程。小學生如果進行長期訓練,直覺思維能力就會進入一個新的臺階,他們的思維能力就會變的更加靈活,這是一個不段積累、尤質變到量變的過程。
例如,教師在講解《旋轉與平移》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提前對知識點進行復習,比如復習有關概念“軸對稱圖形”,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更直觀的將分解圖形平移的過程展示給每位同學,學生通過放映直接的觀察全過程,可以更好的知道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學生們自己在作業本上繪制一個簡單的圖案,然后在沿一個方向平移此圖案,沿著另一個方向再平移,更深一步地讓學生們理解平移的概念。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完全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開展教學實踐,提高核心素養
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數學實踐活動之中,才能夠讓學生學到真實的本領,在實踐過程中增長知識、增長能力,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例如教師通過設計兩個實踐活動,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分別是:奇妙的動物世界、戶外活動。學生在學習完萬以內數的認識與長度單位知識后,安排了“奇妙的動物世界”實踐活動。活動目的是知道一部分動物每天需要食物的攝取量、睡眠情況以及壽命年限等。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制定調查并記錄,最后整理調查得出的結果,小組之間進行溝通。學生在學習完時、分、秒與統計知識后安排了“戶外活動”,活動目標是調查并且統計學生當天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際實踐活動中體驗時間的概念,與此同時經歷統計的整個過程,從而提升學生分析以及整理數據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我國時代發展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諸多不利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挖掘學生自身存在的潛力,學生養成優良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所以,針對現今小學數學教學,我們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時間,讓學生自身認識到應當具備的心態,幫助樹立自信心,達到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姚艷紅.淺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國教師,2018(S1):17.
[2]劉永強.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