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摘要: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引下,我國教育領域普遍認為,圍繞學生的“全面成長”開展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基石,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地理解。
關鍵詞:問題導學;高中數學;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58-01
1 問題導學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勢分析
1.1獨立性和連續性的有機合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強調“一切問題的提出都是為了最終的解決,如果不再具備解決問題的目標和意義,那么提出的問題便失去了價值”。簡單來說,問題導學的核心在于“有效提出問題、提出有效問題”,圍繞問題展開教學探索過程。因此,“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是問題導學的基石。比如在高中數學中,函數與立體幾何所占比重較多,均為教學難點。很多學生對于“函數究竟是什么”缺乏必要的理解,其中y與x、z之間的關系容易使其“暈頭轉向”,隨著知識點的增加,未曾牢固的知識體系中必然存在大量的知識欠缺,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產生“厭學”現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問題導學方式,可以促進“教”與“學”獨立性和連續性的有機合一,將復雜問題逐漸拆解成多個層次分明的小“模塊”,在逐一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深化理解。以函數為例,在傳統教學中,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等,隨著難度的逐漸提升,很多學生必然產生“無力感”,特別是在很多教師反復地強調“機械記憶”的時,諸如“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等“規律總結”內容,使學生的思維麻木,遇到相關問題時,無法從問題入手,展開“為了解決最終問題,需要首先解決哪種其他問題?其他問題需要更加基礎的求解?還是存在于已知條件中?”如果學生缺乏此類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必然面臨重大問題。
1.2圍繞“預習、課中、課后”構建完整的導學學習體系。
首先,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錄制微課短視頻的方式,將知識點中的基礎部分詳細講解,使學生們充分預習,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應該集中注意力,反復觀看,不僅需要“記住”,更需初步了解。此階段的重點在于發現問題,并進行總結,進入課堂教學階段后,尋求教師的答疑。
其次,課上解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完全由教師掌握,任何知識點均被詳細劃分,教師按部就班地“教”,學生只需跟著教師的思路即可。然而此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長期發展。比如為了解決立體幾何問題而引入的直角坐標系,如果學生對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不甚了解,看到立方體下意識地“建系”,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一旦遇到未曾見過的題型,思維將無法發散。故而課堂答疑解惑階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自主提出問題,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同時,更重要的在于掌握導學問題學習方法。
最后,當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學生更應該充分運用問題導學方式,加以鞏固,使自身真正掌握知識。
1.3引出導學問題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導學問題模式雖然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學習方式,但引入導學問題的方式、過程并非固定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通過針對性的方式引出問題。針對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知識體系“整體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針對接受能力一般、基礎尚可的學生,教師應該將導學重點放在知識點的鞏固階段,每次提出問題時,應該具備較強的指向性,讓此類學生首先牢記并理解單一知識點,具備一定的積累之后,方可逐漸向“知識體系形成”方向擴展。不同的學生本身具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思維過程,因此提出的導學問題也會存在差異。教師需要做的,并不是促使整體性的導學問題統一,而是應該有所側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從其提問過程中,判斷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輔助其他方式,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
2 在高中數學課堂應用“問題導學”的實踐分析
2.1圍繞未知知識點,引導學生提出導學問題。問題導學的首要觀點強調從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圍繞未知知識點自主提出問題,結合已知條件,推導出結論。比如在等差數列問題中,課本選取的引入案例為“數學王子”高斯的解題過程,即“1+2+……+99”,由于“1+99”的結果便于計算,從而導出結果為“(1+99)×99÷2”,如果教學過程從此處直接帶入到后面的公式,即“(首項+末項)×項數/2”,很多學生雖然會記住該定理,但無法深入理解。正確的教學過程應為:在等差數列(已知的重要條件)中,首項+末項,第二項+倒數第二項,第三項+倒數第三項的結果均是相同的;如果項數為偶數,則共有“項數/2”組;若項數為奇數,則有“(項數-1)/2”組,外加中間項,其結果必然是“每組之和的一半”,在此過程中,所有條件和問題均清晰無誤,學生必然能夠理解。
2.2以原有知識作為基點,設計過渡性導學問題。在高中數學的代數問題、不等式問題中,很多學生看到相關內容的瞬間即會產生頭痛的感覺,盡管對基本知識點的了解程度相對深入,但缺乏有效的問題解析思路。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原有知識點作為基點,設計出過渡性的導學問題,從而明確解題流程。
3 結語
問題導學是現代教學體系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思路,與“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等觀念高度契合。因此,問題導學強調從問題入手,特別是在難度較高的知識點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其增強理解,避免“機械灌輸”式的傳統教學理念制約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旺明.高中數學課堂中“問題導學”的實施現狀及改善對策[J].學周刊,2020(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