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光生
摘 要: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主要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和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學會主動探索和學習,最終形成學習能力。主要結合相關實際教學經驗,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階段是開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習思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落實“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受教育時期真正滿足學習和成長的需求。以下筆者做出了幾點教學嘗試。
一、給學生營造愉悅的自主學習氛圍
人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會感到輕松和快樂,也能使整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始終處于樂于學習的狀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給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并和學生建立融洽、友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沒有任何壓力和思想顧慮,使學生在課上更有效地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學習《雪孩子》這篇課文時,由于文章內容極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觸動學生的情感,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學生讀到“小白兔”和“兔媽媽”的對話這部分內容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小白兔”和“兔媽媽”,之后表演當時的場景,還要注意將“小白兔”說話的語氣表現出來,在語言情境中體現出“兔媽媽”是非常和藹、可親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表達訓練,當讀到“雪孩子”變成了白云,小白兔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同桌、鄰桌、前后桌的同學相互交流,然后每個學生都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通過這部分的自主學習和訓練,讓學生深刻體會人物對話過程中有不一樣的語氣,也讓學生感悟到“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懂得了當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勇于伸手給予幫助。如此一來,整節課學生都精神飽滿地學習,注意力也很集中,學習主動性更濃了。
二、創設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教學情境
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會萌發情感,也會跟隨環境有自己的想法,并以自己的情感及態度體驗來更深刻地理解知識,不斷使自己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我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武陵春色、平湖秋月、西洋樓等景觀圖,同時配上優美的音樂,把學生的感官系統調動起來,讓學生欣賞昔日的圓明園美不勝收的景觀,并在課文中讀出對圓明園的贊美及熱愛之情,同時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恨和惋惜。達爾文說過“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給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學生會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真正思想,更能促使學生在整節課上保持專注力,通過生動的教學情境,激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當學生明確了學習方法就拿到了獲取知識的“獵槍”,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會落實在教學的各個環節。
又如,以《觀潮》這篇課文為例,在課上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錢塘江大潮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如此生動的畫面,學生的興致立刻被調動起來,接著,我引導學生在讀、悟、議、賞、再讀、想的教學環節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在閱讀中感悟,在議論中深入,學生不僅透徹理解了課文內容,還體會了我國山河之壯麗,整節課學生都積極參與,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能夠增進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也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在相互討論、相互幫助的過程中獲取知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尋找有利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強化小學生的主體意識。
例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遇到生字“暴、湊、洞、準”等時,各個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查閱字典標出生字的正確讀音,如果有學生讀錯了字音,其他成員要一起幫助糾正,接著,小組成員一起合作討論老屋是怎么破舊的,老屋可能經歷了什么事情,之后一起理清故事的內容,說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及結果,最后,通過反復地閱讀課文,相互交流文中的老屋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生活啟示。有學生說“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要多幫助別人,并體會幫助他人會使自己獲得快樂的感受。”
又如,在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暮江吟》這首詩時,我在課上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我將男生分為一組,女生分為一組,之后讓男生一起讀詩的前兩句,女生讀后兩句。接著引導學生4個人為一組,站起來一起大聲朗讀,通過學生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合作中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詩的意境,最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暮、殘、憐、鋪”等在詩句中的意思。可見,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更能深刻體會詩人對明月及大自然的熱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上還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也能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不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對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通過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崔桂香.淺析小學語文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情感讀本,2019(20):89.
[2]王海梅.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新智慧,2019(3):141.
[3]曾睿.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有效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7):3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