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高中數學內容復雜且知識點較多,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個班都會有成績較為優異和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他們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學生基礎不一的情況下,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位學生,這為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實際上學困生并不是因為其智力問題,而是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出現了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滯后狀態。學困生的轉化一直都是高中數學教師深究的方向及重點難題,通過分析高中數學學科特點、學困生的成因和有效的解決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高中數學內容多,知識的連貫性強,內容抽象,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到位,學習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對這門學科已經產生了抵觸情緒,害怕學習數學,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困生的成因,并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學困生成功轉優,從整體上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造成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高中數學不僅需要扎實的數學基礎,更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及思維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根據對學困生的調查研究發現,首先,其中大部分學困生都是上課不愛舉手發言,很少參與課堂討論,甚至不參與,導致與教師產生隔閡。其次,他們還沒有從初中的學習方法中轉變提升,總是依賴教師的輔導,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自主能動性及自覺思考的能力,這也是學困生的成因之一。最后,在高中數學授課中,有一部分教師教齡比較長,依然采取傳統的輸入型方式,僅會依靠教材,讓學困生對數學感到無比的厭倦和煩惱,很多時候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反饋及交流溝通,導致學習數學越來越困難,進一步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后發展成為學困生。
二、高中數學中對學困生的優化策略分析
學困生并不是因為智力問題而導致學習效率低,更多是學生學習的方式及方法問題,還有可能是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通過對學困生成因分析,能夠更好地找到學困生的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更好地實現有效轉化。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門學科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這門科目的態度和學習的自覺性。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帶領大家一起解決難題,讓他們體會到困難只是暫時的,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戰斗力。其次,在學習環節,要弄清楚學困生的薄弱點。例如,在解析幾何學習中,學生有時很難理解題意,而且解析幾何本來也是高中數學的一大難點,內容多,計算過程繁雜,教師可以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帶領學困生一起討論學習,教師可以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課堂互動、互聯網查詢討論等一系列對應措施,培養學習興趣,培養自我思維能力,在逐步進步的過程中提高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改變現狀。
2.利用分層教學方式
由于學困生本身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從而影響到了整體的學習效果。針對高中數學知識的特點和難點,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適當轉換教學方式,以更為簡單、直接的方式講解知識,確保數學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立體幾何學習中,僅僅通過描述立體圖形很難達到深刻理解的效果,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各種圖形用圖片和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清晰地了解認識。還可以提前安排任務,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查詢,動手制作立體模型,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培養了他們提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增加趣味性,帶動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布置分層練習,在關注學困生的同時,讓其他層次的學生也得到不同的訓練,給學困生布置一些較為基礎的作業,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夠參與其中,也能夠發揮作用,不產生排斥心理,提高數學成績可期。
3.做好知識鞏固輔導
高中數學知識都是環環相扣,知識之間的連接非常重要,對于學困生來說,鞏固好已學知識,更是奠定學習的基礎。高中數學分化階段主要在高一,數學基礎知識和初、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很關鍵,如教材中的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與圖象之間的關系,還有各種平方、立方的計算公式,這些都是在初中學習下的深化,也為后面學習做好了鋪墊,要通過課堂講解以及提前安排任務等,讓學生銜接好新舊知識點,尤其幫助學困生從簡單點入手,逐步深入,循序漸進,并且隨時做好知識點筆記。通過對各種簡單與復雜知識的串聯,提高了理解能力與動手練習效率,從而改善學習吃力的狀況,讓學生更加優化發展。
4.逐步培養運用數學思想解題
高中主要的數學思想有: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與化歸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學困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理論指導解題的能力,解題時就像無頭蒼蠅,這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具體題目讓學生體會。
總之,學困生轉優是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更是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體現。數學教師需要對學困生多加關注,以平等尊重的角度進行輔導,更多給予他們的是鼓勵與支持,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努力消除他們對數學教學的抵觸心理,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實現有效的轉化。
參考文獻:
[1]閆相華.基于有效教學視角下的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9).
[2]王春揚,季明.高中數學學困生多元智能評價與學困生轉化的思考[J].高考,2018(5).
[3]鄒小梅.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5).
作者簡介:鄭建(1962—),男,湖北省咸寧市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數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教學。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