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道德意識和法治素養,教會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明事理。而要想真正讓學生成為這樣的人,我們必須摒除傳統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體驗感悟,從而深化學生學習體驗,進而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下文,筆者就以合作探究教學為研究重點,解讀如何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助力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搭建。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一、 前言
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精神。不少教師追著新課改的腳步,進行了大量研究,試圖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教學也因此應運而生。
合作探究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其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意識,同時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教學模式。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正好相反。所以,選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更是搭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
二、 高效課堂及其教學指向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一直都在追尋高效課堂,但究竟何為高效課堂呢?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教學者對高效課堂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所謂高效課堂其實就是指一種高效型課或者高效性課堂,強調課堂教學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所達成的目標。具體而言,高效課堂就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相應教學任務,達成相應教學目標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細化來看,高效課堂講究效率最大化,以學生短時間內受益量為評價標準;二是追求效益最大化,關注學生受教育影響的積極性和態度,比如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發展、思維品質的提升。只有真正效率最大化或者效益最優化,才能稱得上“高效課堂”。簡言之,“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
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必然要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二是充分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三是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把握課堂節奏;四是合理分配小組。從高效課堂的基本指向來看,合作探究無疑是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最佳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有效教學模式。
三、 落實合作探究教學,搭建高效課堂
(一)樹立生本理念,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顯然,構建高效課堂可以依托合作探究教學,而合作探究教學是建立在生本理念基礎上的,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本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新課改對廣大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科學分組、分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對此,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結合新課程標準,以課改標準精神為引領,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之前做好備課準備,一方面要認真研讀教材,研究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研究學生,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具體教學要求科學分組、合理分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二)創設問題情境,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課,而在于教會學生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對學習活動感興趣的基礎上的。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才能保證合作探究學習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探究熱情,以問題串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如此,既彰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例如,教學《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進行如下嘗試:
首先設置問題群,構建問題情境:(1)生命可以永恒嗎?(2)生命的短暫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3)怎樣看待人類生命的接續?(4)為什么說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材料,自主學習材料相關內容,思考問題。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依次解決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糾偏,必要時給予學生點撥。
最后,師生共同歸納:生命不可以永恒,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時光、珍愛生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這一過程是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教師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抓出關鍵信息,初步掌握學習內容的過程,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只有這一過程穩定有效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過程才能有深度、出效率。
(三)組織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如果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備課準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第一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質疑問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第二步,那么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第三步,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最關鍵的一步。在這一環節中,廣大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對此,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五個”盡量:盡量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動情、動志,真正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動”起來,在課堂上“活”起來。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就必須要注重學法指導、思路點撥,為學生設置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不僅“問知識”而且“問方法”,訓練學生提問的質量,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達到學生由“學會”向“會學”延伸。同樣以《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節內容為例,可進行如下嘗試:
第一步,出示學習任務:從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別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第二步,多媒體呈現合作探究材料。(圖1)第三步,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第四步,各小組代表交流探究結果,教師糾偏。第五步,師生共同歸納結論。從第一幅圖可以歸納出祖輩生命的傳承;第二幅圖可以讓學生明白國家生命的傳承;第三幅圖明確民族生命的傳承。
圖1
整個過程,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以多媒體出示材料,將抽象知識具體形象化,以合作學習、交流分享、師生共同歸納為主要學習過程,促進了學生思維發散,更有利于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共同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多角度探索解決方案。一個簡單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彼此啟發、互相幫助、情感交流,拓寬了學生學習思路,借助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實現了共同進步。
(四)精講點撥,知識整合,深化學生理解
一堂有效率、出效益的課堂離不開最后的總結回顧、拓展延伸。課尾一句話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所以,在落實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之后,我們不可忘記精講點撥,最好幫助學生總結反思、整合整節課學習內容,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對學生整節課合作探究實際情況進行評價點撥。
比如,教學完《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節后,可以通過啟發學生思考:(1)怎樣看待人類生命的接續?(2)為什么說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借此考查學生對“生命的接續”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再一次意識到生命不可以永恒,人類的生命有接續,和學生一起探問生命,讓學生懂得敬畏生命,使學生認識到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生命、關愛生命的積極情感,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整合了課堂知識,真正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在師生共同整合知識后,我們還可以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交流自己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并請小組派代表演講,談一談自己對“生命價值”的看法,由其他學生擔任評委,互相點評、一起反思、共同進步。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最好的學習方式莫過于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參與、去發現、去體驗,最有效的課堂也是有學生參與、體驗、感悟的課堂,合作探究教學就是為此而生。通過合作探究,在課堂上給予了學生更多獨立思考、分享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開口說”、動腦想,構建一個集思廣益、積極好學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識,更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從而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潛移默化地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實現課堂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優化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庹淑瓊.淺談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影響[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3(6):44-45.
[2]吳昊.細化班級小組合作學習打造自主高效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166.
[3]周磊.高效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11):17.
[4]張方群.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寧夏教育,2017(Z1):111-113.
[5]徐志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29.
作者簡介:
余慧華,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