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職業教育中,中職教育的地位不可小覷。為國家培養適應社會的職業型人才是其責任和使命。由此看來,中職教育質量直接決定人才能否培養成功。然而,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中職英語教學中暴露出越來越多弊端。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意義重大,對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與此同時,還會促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職英語;項目教學法;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趙媛媛,福建省福安職業技術學校。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指教師在展開教學中,要將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轉變為項目,讓學生利用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操作。項目教學法還對以前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此方式在中職階段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發揮其本身價值,主要通過對此方式的合理應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因此,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程中的有效應用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的關鍵,更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措施。
一、項目教學法現狀
雖然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職業教育已經進行了改革,但是部分教師受到以前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中職學校并沒有在根本上創新教育改革,其精神也流于形式,教師也沒有創新教學方式。同時,由于教育制度的監管不力,這將導致學生在教學中不能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其中的中職英語課程,英語是一門語言技術課程,其中的語法、句子和章節也比較多,要想在此背景下提高學生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就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合理應用。項目教學法在此過程中的有效應用,這種教學法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點,結合其中的項目進行主題研究,創新學習方式,它還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進行工作教學活動,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開展項目教學法的時候,要清楚其概念,所謂的“項目”主要是指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他們參與社會現實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結合,保證中職英語教學的合理性。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綜合性教學方式,它在建構主義等理論的指導下,充分考慮到區域發展需求,將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素質作為基礎,對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使之成為對具體技能進行設計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不斷引領任務、驅動項目,遵守項目原則,采取教學與考核方式,進而促進理論聯系實踐,這樣就能實現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后,掌握專業知識、訓練能力的目標。對于中職英語教師而言,在教學實踐中,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需要科學整合教學資源,對教學項目進行合理設計,在開展項目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及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中職英語教育的價值和作用。
二、中職英語教育中引入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項目教學法是在現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制訂特定的教學項目。師生之間通過共同努力對特定項目進行問題分析,然后制訂解決措施,共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按照項目教學法的理論標準和教學體系,師生之間要進行詳細的內容討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在對項目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師生之間要有明確的討論內容,并且對確定的項目以及載體進行相關問題研討,按照教學理念開闊學生視野,促使學生擁有更積極的學習狀態和飽滿的學習熱情。教師制訂的項目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對學生有積極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擁有更強烈的學習欲望。
所謂任務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借助項目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提前根據教學內容需要來制訂教學項目,然后讓學生個人或者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以提高學生的理論技能和實踐能力。
項目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特征,能夠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發揮積極效用。首先,項目教學法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可以運用更多時間來進行操作練習,這樣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而且對英語課程的探究也會逐步深入,從而使得英語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加牢固。其次,有利于創造良好教學氛圍,學習環境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濃厚學習氛圍的構建很有必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之后,需要學生根據教學任務來動手查閱資料、解決問題,這對好奇心強且熱衷于展現自己的中職生而言很適用,從而能夠激發課堂活力,學生在共同探討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交際能力、協作能力等,同時還會調動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外研版教材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1.注重項目內容制訂合理性。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時,首先應該注意制訂的項目內容應該合理,與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相契合,那樣項目教學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中職英語教學工作。一方面,中職生成長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并且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比較熟練,也有著較大的知識存儲量,而且個性突出,熱衷于在學習過程中展現自己,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時應該提前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特征有初步了解,這樣制定的教學任務會更加合理、科學。
中職英語教學旨在為社會提供更具專業性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中職英語教師在制定項目教學內容時,可以依據積累的方法和經驗,對學生制定符合其學習能力的目標,然后讓學生有目的性的進行討論和學習,比如:對于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任務,教師可以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為出發點,讓學生通過模擬生活情境等方式增強英語語法運用效果,并加強對相應詞匯的記憶和理解。由于某些項目中的英語詞匯含有多種含義,學生只有在經過相應的模擬訓練,才能了解特定英語單詞在具體環境中的應用方法,因此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師制定項目計劃要進行目標分解,多個項目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有階段性的提高,這也是教學的重點環節。
2.加強對英語基礎教學。重視對中職學生來說,不少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較低,因此在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據此任務教學法的實施應該和提高學生英語基礎水平相結合,那樣才能為后續更高難度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首先,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時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比如詞匯、句型、閱讀理解等,然后讓學生以個人或者學習小組形式進行反復實踐練習,以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其次,教師應該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建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這樣有助于發現任務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可以改進和完善,確保任務教學法的應用價值能充分體現出來。
項目教學法是教師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由于特定目標的指向性特點,學生在完成目標時才能更加關注教師制定的項目計劃。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存在疑點可以及時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在進行項目解決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和點播,但不能作為主要的干預者。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積極努力過程中,教師要給予相應的鼓勵和支持,并及時給予資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中職院校學生在畢業以后都要快速適應自己的崗位,所以教師在進行項目制定時,也要進行相應的場景模擬,學生在特定場景中進行英語語法訓練和使用,才能更快速地在不同場合中應用演繹方法和表達方式,更加積極主動的完成相應任務,提高在學習以及工作中的自信心,進而適應崗位的工作,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比如:教師讓學生思考場景,由于學生首先思考派對這個場景,所以在后續的內容回答上也會更多的加入自己的想法,同時配合教師給出的教學資源,學生之間的對話內容會更加豐富,使場景鍛煉更加積極有效,幫助學生獲得更高的英語學習效果。
3.成立項目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立項目小組,學生之間了解自身的差異化水平,便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適當地進行英語的專業口語表達。由于不同項目小組之間英語能力強弱都進行了均等化分,所以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各自的優勢,并在特定項目的引導下,更有目的性的進行問題討論。教師也可以在小組成員之間分配不同的角色,并安排指定的任務,學生在小組中可以輪流擔當組長、紀律員、觀察員等角色,在相互討論過程中擁有更真實的體驗和鍛煉,每個項目小組由5~6人組成,這剛好符合特定場景的項目訓練要求,因此獲得的效果更加明顯。
4.引導學生組織項目匯報,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對學生的項目完成狀況進行總結,了解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匯報的成果,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首先,各小組要指出專人完成項目總結匯報,每個部分的匯報內容可以通過自身想法進行相應的互動式展示。在對特定英語語法的理解過程中,學生也給予了對應的探究結果,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其次,英語對話中的項目匯報,充分展現了最近一個階段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在進行角色分配和臺詞的設計上,充分展現學生目前的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教師要求學生利用PPT完成講解,所以學生在進行項目匯報的過程中,要具有更清晰的邏輯,這就考驗了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項目進行考核。按照之前設定的閱讀訓練習題,學生需要快速通過口語方式表達文章中的內容,通過精簡提煉以后進行相應的英語知識總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場景適應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強的臨場應對能力。
5.引導學生組織項目匯報,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對學生的項目完成狀況進行總結,了解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匯報的成果,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首先,各小組要指出專人完成項目總結匯報,每個部分的匯報內容可以通過自身想法進行相應的互動式展示。在對特定英語語法理解過程中,學生也給予了對應的探究結果,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其次,英語對話中的項目匯報,充分展現了最近一個階段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在進行角色分配和臺詞設計上,充分展現學生目前的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教師要求學生利用PPT完成講解,所以學生在進行項目匯報的過程中,要具有更清晰的邏輯,這考驗了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項目進行考核。按照之前設定的閱讀訓練習題,學生需要快速通過口語方式表達文章中的內容,通過精簡提煉后進行相應的英語知識總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場景適應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強的臨場應對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的新興教學模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教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又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將課堂效率極大地提升。在進行教學實踐研究過程,教師要合理地運用項目教學形式,科學地引導學生提高項目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加強英語實踐水平。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夠加強項目學習在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石啟義.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21(27):103.
[2]胡慶芳,程可拉.美國項目研究模式的學習概念[J].外國教育研究,2003(8):18-21.
[3]曹新岳.基于項目的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張文忠.國外依托項目的三十年外語研究[J].中國外語,2010(2): 68-74.
[5]李曉玲.行為導向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發展研究,2002(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