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娜
【摘 要】 科學探究教學是現行九年級化學實驗教材的重點內容,更是新課程、新課標所著重強調的核心項目。其對于學生探究意識、科學精神、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而且,學生在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其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均會得到更好發(fā)展。加之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實驗教材中所涉及的很多實驗活動、任務、方案等,都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且更為貼近學生的認知特性與發(fā)展需要,以致切實加強科學探究教學,更好地培育學生科學素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教師在借助九年級化學實驗教材落實科學探究教學時,應以學生認知實際為基礎,并結合預設實驗目標、項目、方案等,來落實對實驗指導途徑、方式、手段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改進與變革,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用心感知的機會。讓學生在完成科學探究實驗中獲得加深對實驗現象、原理、反應的理解與認識,來促使學生的認知需要滿足和核心素養(yǎng)塑造。
【關鍵詞】 科學探究? 化學實驗? 思考? 教材
化學是以實驗為載體的基礎性、自然性科學,其旨在以輔助性實驗探究為載體,讓學生在操作、體驗、感知中來了解化學特性、體悟化學魅力、獲得認知蛻變。而且,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其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均會得到更好發(fā)展,對應的科學意識培育、科學素養(yǎng)塑造自會于潛移默化中得以內化。然而,與現實預期不相契合的是,目前很多九年級化學科學探究教學的開展,往往以固有模式、已有流程開展,科學探究的趣味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大打折扣,學生的科學意識培育勢必難以實現。對此,教師應從全新視覺出發(fā),重審科學探究教學的意義與價值,并通過對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學路徑的延展、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應用、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科學探究中徹底突破思維定勢,更好地發(fā)展認知能力,切實開掘認知潛能,使學生在針對性、實效性、延展性科學體驗中開展化學學習,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落實實踐應用,提升發(fā)展自我。
一、切實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使其在科學探究中感知化學魅力
科學探究是一項研究性活動,其應以“做”為載體,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心中獲得認知蛻變。而且,傳統(tǒng)化學實驗的開展,則重在直接講授、強制灌輸,對于學生的認知關注不夠深入、充分,導致化學實驗教學的實施,則難以取得理想效果,達到預設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九年級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時,應以切實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載體,在深度變革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育人手段上,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深度體驗、充分感知中萌生投身化學實驗的興趣,并根據自己對實驗項目的理解與自身認知訴求,自主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按照具體流程,開展研究探索,以不斷提升化學實驗探究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延展性。使九年級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認知需要滿足。例如,九年級化學實驗中涉及的“氧氣制備”“鎂的探究”等實驗,都需要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實踐中方可充分領悟其內涵,并借助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來確保實驗目標的達成,為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育而提供鋪墊。
二、深度開掘學生認知潛能,使其在科學探究中領悟化學內涵
對于正處于認知遷移期、轉折期的九年級學生來說,其不論在認知能力還是操作技能上,都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且對于科學探究的期待與向往更為迫切。而科學探究教學的開展,則應在宏觀與微觀之間搭建互通平臺,讓學生在觀察與實踐、操作與探究、體驗與感知中實現認知潛能的開掘。同時,對于科學探究中涉及的一些比較抽象、空泛、深奧的實驗項目,教師則應通過對媒介資源、信息技術的利用,以不斷延伸、拓展化學實驗探究路徑,以誘發(fā)學生的認知共鳴,來提升科學探究教學效能。例如,可以讓學生去探索水、酒精等均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哪種可以燃燒?還可以讓學生去嘗試點燃木條、木炭的難易程度,或者讓學生去探索熄滅酒精燈火焰、煤氣爐火火焰、油鍋火焰等方法。并自主歸納有關燃燒的條件、滅火的條件,以全面促進學生認知發(fā)展,切實提升學生認知能力。
三、全面強化學生認知指導,使其在科學探究中塑造科學素養(yǎng)
很多化學原理、概念、反應等的形成,都離不開研究者的深度探索與充分研究,更離不開必要的化學實驗為鋪墊。因此,教師應從優(yōu)化科學實驗探究指導出發(fā),將對應的趣味性、探究性、豐富性實驗投射至學生認知視域。促使其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化學特色、感知化學魅力、領悟化學內涵,并在玩游戲、做實驗、去探索中獲得科學素養(yǎng)的塑造。而且,隨著科學實驗探究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的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存在感也會得到逐步增強,其更愿意通過自己的思考、體味、領悟來實現認知內化。此外,教師還可將科學探究與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培育、創(chuàng)新意識塑造等統(tǒng)合起來,讓學生在社會實踐、調研了解、自主探索中運用所學化學知識、所得實驗技能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以進一步凸顯九年級化學探究教學作用與價值,來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
四、結論
總之,九年級人教版化學實驗教材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意識、探究能力的重要工具,更為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塑造提供了鋪墊。而且,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開展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其各方面意識、素養(yǎng)、能力均會得到深度塑造,更利于其全面發(fā)展需要的滿足。而建立在九年級化學實驗教材基礎上的科學探究實驗的開展,勢必對學生視域拓展、認識提升、素養(yǎng)塑造而提供堅實保證,鋪設廣闊路徑。因此,教師在九年級化學實驗中落實科學探究教學時,應以學生認知實際為基礎,并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預設教學目標,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切實強化教學指導,全面創(chuàng)新育人路徑,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應用、參與、操作、體驗、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開展探究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獲得認知蛻變,以不斷提升科學探究教學效能,更好促進學生認知發(fā)展。將建立在科學探究基礎上的九年級化學推向全新高度與縱深領域,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認知需要滿足。
參考文獻
[1] 王麗.對科學教學中科學探究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9):74-75.
[2] 郭家祥.對化學進行科學探究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09(47):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