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實踐教育思想的引導下,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教學樹立了全新的目標,那就是不斷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該教育目標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日常實踐勞動過程中,所掌握的綜合修養(yǎng)與道德品質,具體包含勞動價值理念、實踐精神、勞動技能、良好習慣等。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勞動課程教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技能,從而深入挖掘與開發(fā)該課程的育人價值,并實施高效的教學對策,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率。對此,文章先是論述實踐導向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fā)的重要性,接著闡述當前小學勞動教育教學所存在的現(xiàn)狀及問題,最后總結出實踐導向的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幾點有效策略,從而更好地推動小學勞動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小學階段;勞動教育;課程開發(fā)
一、 引言
綜合素質教育觀念對學生的勞動品質形成,以及他們的實踐勞動發(fā)展提出眾多教育目標。在此背景之下,教師要做好開發(fā)和實施勞動課程教育的教學工作,不斷強化勞動課程教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進而確保所建立課程體系的完善性。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的時候,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勞動學習內容的內涵理解與掌握,使其不停地端正自我的勞動態(tài)度,注重提升自我的勞動修養(yǎng),從而成為一個熱愛勞動、具備優(yōu)良品德的優(yōu)秀學生。為此,在新型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基礎上,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含義,并按照新的課改需求,合理設置勞動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高效的勞動實踐環(huán)境。
二、 實踐導向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fā)的重要性
(一)有效開發(fā)學生智力
勞動教育是開啟小學時期學生智慧之腦的關鍵途徑。國外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經說過,只有讓學生反復地參與“促進智慧與雙手協(xié)同融合的勞動活動”,才能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思維。他覺得:“勞動在智力教育中具有關鍵的作用,學生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上?!贝送?,高爾基也曾提到過:“只有雙手指引頭腦,接著聰明頭腦再引導雙手,二者相互促進與發(fā)展,才能使學生得到勞逸結合的全面進步,由此人類社會文化才能得到有序且高效地發(fā)展。”可見,實踐導向背景下的勞動教育,對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可以有效地帶動他們綜合發(fā)展。在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實踐能力,還應該使他們學會自主動腦,從而推動學生的腦組織發(fā)展,智力得到一定的進步。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
大多數(shù)人們都覺得,學生的審美技能主要是通過美術學習,進而獲得的審美技能,這種認識觀點是比較單一的。學生所形成所有的審美技能,不單單是因為參與美術學習課程,實際上還有很多學科,都能推動學生審美意識的發(fā)展,如語文詩歌賞析、音樂音韻美聲等。此外,還有勞動實踐教育這一課程,學生在參與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能夠逐步形成生活美、勞動美、心靈美等系列審美意識。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參與過程中,能夠收獲勞動的成果,從中體驗到內心的體驗美。由此可見,在勞動課程教育之中,包含眾多育人作用,并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實踐美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的內心受到感悟,以全面提升他們的勞動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自制垃圾桶”的勞動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出眾多類型不一的垃圾桶,讓他們深刻體驗到該物件設計的獨特性與完美性,從而深入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與審美意識。
(三)加深學生實踐體驗
現(xiàn)階段,我國計劃生育相關政策的不斷發(fā)展與規(guī)范,使得人們的生育意識發(fā)生了系列改變。在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當中,家長都將孩子視為唯一的寶貝,不會讓孩子干任何勞務活動,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一個不愛勞動的思想,難以使其領悟實踐勞動中的道理,也不會懂得盤中餐得來不易。為此,教師只有加重對學生勞動實踐教育的力度,才能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實踐勞動的體驗。教師可以每周為學生布置干家務的時間,進而使其理解勞動義務與責任的定義。同時,教師還要通過設置實踐教育活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勞動活動的機會,以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與熱情,最終深刻地感受到勞動實踐成果。
三、 當前小學勞動教育教學所存在的現(xiàn)狀及問題
(一)學生缺乏勞動意識
現(xiàn)如今,小學時期的學生都是家中的寶貝,這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實踐勞動思想。久而久之,學生長時間處在這樣一個缺乏勞動元素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中,進而難以形成一個優(yōu)良的勞動認知觀念。同時,學生會認為家長日常所做的家務活,都屬于體力勞動,并且認為該勞動屬于大人的活,難以深入理解和掌握勞動核心定義。除此之外,當前小學生缺乏實踐勞動意識,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年紀尚小,不具備豐富的勞動技能,進而造成學生無法正常參加勞動活動的局面。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該和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從而讓他們從自身潛在意識入手,充分改變對實踐勞動的認識。
(二)教師忽視勞動教育
從小學階段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狀況來講,勞動教育逐漸成為社會各階層以及人們所重視的教育學科,同時也是教育界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當前教育環(huán)境深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勞動課程教育的地位非常低。盡管當下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逐漸注重勞動教育,也會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但這些課程的課時有限,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少了很多講解課時。除以之外,部分學校開展勞動課程講解的時候,其教學力度相對較淺,使教師逐步忽略了勞動教育,耽誤了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對于上述現(xiàn)狀,教師應該按照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腳步,注重對學生實行勞動教育,最終讓他們接受更加豐富的勞動教育。
(三)勞動教學保障匱乏
勞動課程教學早已經成為當前教學變革的核心要點,大部分學校都開始走向了勞動教育發(fā)展的新征程。伴隨勞動學科教學內容的逐漸豐富,賦予了教師更加嚴格的教學需求,不僅要提高勞動教學的成效,還應該充分保障實踐勞動的教育價值,進而優(yōu)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F(xiàn)如今,有很多學校都沒有派遣專業(yè)的教師來開展勞動課程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其他任課教師來代替教學,造成了勞動課程教學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問題。另外,因為勞動教育發(fā)展速度緩慢,教師通常不會選擇教學勞動教育這一課程,進一步加劇了上述問題的發(fā)展。以上這些因素都是導致小學生勞動課程教育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師要在教育中,充分注重對學生所實行的勞動教育,從而推動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四、 實踐導向的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勞動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
在實踐導向背景下,教師引領新時代的小學生學習勞動課程內容的時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實踐技能。對此,教師應該加大時間勞動課程的授課力度,幫助學生及時樹立相應的勞動理念。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生,他們對實踐勞動認識非常的片面,導致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是其缺乏正確的勞動觀念。基于此,教師要不斷強化小學勞動教育,以更好地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而順利解決教育問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讓他們從小受到實踐勞動的教育,進而為學生確立實踐理念打下基礎,從而推動他們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另外,學校還需要在指引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觀時,還可以為其開展一些關于實踐勞動的活動、班會,為他們提供眾多的實踐學習機會,深刻感受勞動的意義。
(二)建立特色課程,豐富小學勞動教育課程
勞動教育在當前時代發(fā)展之下,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我國勞動文化,從中建設具有特色的勞動課程體系,以達到豐富實踐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日常課堂教育過程中,應該確定具體的勞動教學目標,深入研發(fā)班級特色教學課程,進而意識到學校勞動教育的特點,并遵循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對課程有序地分類規(guī)劃,最終保障所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覆蓋面的廣泛性。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通過開設勞動能力比賽,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個實踐活動的參與機會。在進行實踐勞動課程開發(fā)的時候,教師應該依據(jù)學生對勞動學習的情感需求,進一步對具體課程模式進行高效地創(chuàng)新。同時,教師還能夠在特色勞動課程教學活動中,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勞動元素,并對具體的勞動體驗環(huán)境進行全方位的優(yōu)化,以不斷促進學生實踐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個“生活整理”勞動競賽,給他們提供眾多類型的生活用具、玩具,接著再組織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從而給生活物品進行分類與整理,最后把表現(xiàn)優(yōu)異學生的勞動成果展現(xiàn)出來。這樣能夠借助小學生內心的心理特點,發(fā)揮榜樣作用,讓其他學生不斷規(guī)范自己,并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
(三)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活躍小學勞動課程氛圍
在日常的勞動課程教育中,教師應該及時給學生建設勞動活動情境,進一步活躍小學勞動課程教育的氛圍,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以更好地規(guī)范自我。首先,教師應該結合科技教學用具,譬如多媒體技術、微視頻等。其次,教師利用這些輔助教學用具,把現(xiàn)實生活中勞動實踐案例導入進去,進而為學生呈現(xiàn)出直觀、清晰的勞動學習內容,以更好地引發(fā)他們參與實踐活動的主動性與好奇心,不斷促進小學生勞動能力水平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在勞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入挖掘與開發(fā),并把這些優(yōu)質的勞動內容應用到班級宣傳專題墻當中,用于裝飾和營造高效勞動教育氣氛,并對學生起著時刻提醒與指引的作用,讓其主動參與到勞動實踐的學習活動中。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理念發(fā)展之下,小學勞動課程教育受到了多方的關注。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講解中,不斷注重對學生實施的勞動教育,并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端正教學態(tài)度,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維審.重識與回歸: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勞動教育: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與發(fā)展概述[J].中小學德育,2018(7):4-9.
[2]王雄飛,莊重.融合勞動教育的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案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0(13):17-21.
[3]李秀華.新時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與探索[J].河北教育:德育版,2020(1):9-10.
[4]楊欣悅.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價值,困境及路徑探析[J].遼寧教育,2020(22).
作者簡介:
王雄,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