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賽 趙曉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開始逐漸從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能力還存在不少缺陷,所以有必要通過小組合作將學生的智力集中起來,去解決那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促進所有學生的共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新時代小學生的特點發生了變化,導致教師的小組合作指導與組織出現問題等情況,教師需要積極地創新去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從小組合作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意義、小組合作現狀及其應用策略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應用
在小學階段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使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基本的動力來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的時代下,小組合作也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學生的需求更加多樣化,過去那種比較單一的,以討論為主的小組合作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需要教師做出很多改變,以小組合作為切入點來推動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
一、 小組合作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意義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已經發現小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在學習能力、個人特長、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果不采用小組合作,教師就只能采用傳統的給學生“開小灶”的方式去滿足這些個性化需求,或者干脆“視而不見”,仍然使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而且,小學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有些問題不是小學生所能獨立解決的,與其由教師越俎代庖,不如通過學生集體的力量去加以解決。因而,小組合作是滿足小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基本渠道。
而在新的時代下,小組合作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當代小學生成長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各種誘惑。而平時工作繁忙的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與他們溝通交流,造成不少學生沉浸自己的世界中去。而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存在與他人互動的強烈需求。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讓課堂教學氣氛充滿陽光,學生也會在這種影響下變得更加積極進取,從狹小的空間中走出來,去擁抱豐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小組合作還能夠讓小學數學學科發揮出在人文和德育上的教育作用。
二、 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小組合作現狀
小組合作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早有應用,一直以來都發揮著較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進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而部分教師沒有從新時代的角度去思考小組合作,使得該種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日益增多,亟需解決。首先是缺少對學生在合作中的有效指導,不注重激發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結果造成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很少分享,被動等待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這種學習方式與以往教師單方面主導課堂沒有區別,會讓學生逐漸形成思維上的惰性,阻礙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還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的組織和指導策略過于單一。比如單方面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幾乎所有的知識教學都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以為是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但其實造成了時間的巨大浪費,消耗了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因為,有很多知識其實是不需要采取小組合作就能夠被學生所理解的。又如,小組設置的模式和方法一成不變,結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學生已經出現的各種變化,造成在所有的小組里,學生的合作空間都在不斷縮小,乃至逐漸失去了彼此取長補短的可能,小組合作學習歸于無效。
三、 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應用策略
(一)轉變教學思維
上述各種問題的存在,都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新的時代加強對小組合作應用策略的研究與實踐。由于人的行為受到思維的支配,行為的結果又會影響到思維,所以必須先從思維入手,嘗試去解決一些根源上的問題。比如教師雖然組織了小組合作,但是不尊重學生的主動權,不信任學生的能力,在小組合作中插手過多;或者因為某些時候小組合作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而懷疑小組合作的價值,在必要的時候也不再應用小組合作。這些都要通過思維上的轉變來加以解決。教師為此要加強自身學習,加強對教學實踐的觀察,吸取經驗教訓。
例如,教師要積極關注教育領域,特別是小學數學小組合作領域最新的研究與實踐成果,積極收集和閱讀各種文獻資料,提升自身理論水平。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渠道觀看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了解他們對小組合作的應用方法并與自己的理論學習成果和教學實際條件相結合,勇于進行教學實踐。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研究活動要積極參與,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理論與實踐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上述措施都能起到很好地促進教師轉變觀念的作用,為具體應用策略發揮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設置小組
上文提到,部分教師在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合理設置小組。其實這種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其根源在于教師缺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不夠關注,代表教師仍然沒有把學生看作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也是為什么上文提到教師要首先完成觀念上的轉變。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學習需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進行小組的設置,提升小組設置的合理性,使得學生能夠順利在小組合作中完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揮出小組合作的基本價值。
例如,分數加減法的知識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及邏輯推理能力。因為小學生習慣于通過直觀事物來思考數學知識,他們要快速完成從“某個東西的幾份”到具體分數數字的抽象認識,而計算則是學生對數字計算基本方法經過邏輯推理之后的應用。如果此時部分學生出現了學習困難,就代表著他們在某個方面的能力素養存在缺陷。教師要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去進行小組的組織,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在上述兩個能力素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樣小組內部就可以相互學習,較好地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知識,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價值。
(三)平等對待組員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教師對部分學生的過度關注。為了保證所有小組最后取得的學習成果比較平衡,教師必須要保證每個小組里都有一名各方面能力素養較強的學生,能夠帶動其他同學學習,在幫助大家解決共同困難的時候發揮出主導作用。但是,這并不代表這些學生就要一直在各個小組中占據主導地位,總是作為小組負責人,否則會嚴重打擊其他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他學生覺得教師是在區別對待大家。教師必須平等對待所有組員,看到每個同學的優點并給予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的舞臺。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需要學生掌握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點,如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等,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數形結合思維。對于小組合作來說,需要較好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面對這樣比較復雜的能力要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做好組內分工。數形結合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幫助其他組員的組內學習與實踐活動,組織能力較強的則注意維護小組合作的正常秩序,表達能力強的最后代表本組分享學習成果。但是,教師的指導應該作為建議或推薦,不要強行讓學生接受,以免傷害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提升合作能力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除了需要上述策略的支撐外,還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合作能力。我們必須注意到,不少小學生并不熟悉什么叫“合作”,他們因為家庭的溺愛等情況可能存在某些個性上的缺陷,比如自我意識過強,總想著表現自己,而不能與他人展開平等流暢的交流。上文已經提到,小組合作能夠讓小學數學學科發揮出在人文和德育上的作用,教師應將這方面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加強對學生小組合作過程的觀察與指導,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和解決小組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例如,教師應該提前與學生共同制定小組合作的基本規則,合作中出現爭執的時候應該嚴格按照規則來進行處理。另外,教師還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對新時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充分了解,能夠成功切入到學生的互動之中去,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分析和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于小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提出的各種積極的意見和建議,教師要經過篩選后落實到小組合作中,鼓勵大家都為小組合作出謀劃策,使得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越來越符合全體學生的需求,成為集體意志的良好體現。
(五)注重知識銜接
上文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討論小學數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取得應有成果的基本保障。而在具體的成果方面,則要注重知識的銜接。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過去教師主要通過小組合作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新知識時的重點和難點,很少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回顧和鞏固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這樣雖然學生可能使用了此前的知識來解決了新的問題,但他們的知識銜接并沒有很好地完成。教師要通過運用對學生的引導和提醒等不同的形式或手段,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銜接。
例如,在學習“小數的計算”的時候,關鍵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然后引導學生完成對計算規律的邏輯推理,新舊知識的銜接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組織了小組合作之后,應該積極參與各個小組的學習中去,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和指導。或者在小組合作開始前,教師就在黑板上列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在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后,能夠將之前關于計算知識的理解應用起來。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最終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有利于全體學生構建起較為完備的知識體系。
(六)指導任務完成
為了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教師有的時候需要向學生提出較為復雜的學習任務。特別是在學生進入到小學中高段之后,不僅要掌握新知識,還要完成所有已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只有通過較為復雜的任務才能滿足學生在這方面的需求,小組合作學習才有足夠的必要性。鑒于學習永遠都會有一定的難度,都需要學生突破以往的能力上限來形成新的認知,所以教師不能對學生遇到的困難不管不問,要及時有效地指導學生。學生這方面的需求與上文所說的新舊知識銜接是相同的。
例如,在學習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較為復雜的學習任務:學生要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資料,通過整數、分數及小數的各種計算,得到不同區域內的物品數量,然后再將這些數量以某種統計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此時教師要首先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完成小組的設置。在各組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應隨機參與進去,教會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等方式來捋順問題的解決思路,分清解決步驟并進行合理的分工。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為最快完成任務且結果準確無誤的小組設置獲勝獎品。
總之,小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不僅能夠以更高的效率進行學習,而且在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得到增強,使得他們變得更加開朗和積極,起到全面鍛煉學生能力素養的效果。因此,希望廣大同仁能夠加強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視,能夠看到新時代小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完成觀念的轉變和策略與方法上的創新,與學生共同去創造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劉蒙.小學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家長,2019(36):99.
[2]任海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J].當代家庭教育,2019(36):133.
[3]汪小靜.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知識文庫,2019(24):118.
[4]徐同玲.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J].情感讀本,2019(35):54.
[5]張龍珠.小組合作,體驗成功:淺析小學數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新課程,2019(12):130.
作者簡介:
喬賽,趙曉翠,山東省淄博市,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聞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