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芳
摘要: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以及學習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面對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根據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此外,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模式,保證學生理解專業知識的內容,理解知識的整體概念。本文針對“互聯網+”在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英語 創新教學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中職英語創新教育的意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將互聯網技術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敏捷性,展現知識的趣味性。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學,可以營造出積極的學習氛圍,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將更加認真地學習。在講授初中英語的相關內容時,初中英語的老師需要引入多個網絡視頻來活躍課堂氛圍,然后在積極的課堂氛圍中引入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也增加了學生對中國傳統美德的了解。互聯網作為現代化技術發展下的產物,為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互聯網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準確的傳遞,通過視覺沖擊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將整體教學提升了一個級別。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資源。互聯網在教學時可以對知識進行拓展,幫助學生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英語知識。
二、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現狀
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存在問題
在中職院校專業的教學中,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了解不充分,導致對專業內涵缺乏認知,在教學課程的設計中,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以及興趣的激發。教師如果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關系會發生變化。教師可以在生活中、情感中與學生建立聯系,和學生成為朋友,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部分教師缺乏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意識,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存在高低之分,由此抑制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2.“互聯網+”技術與專業教學的融合度不高
在教學中,學生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導致學生的能力較低,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中職院校教學中,過多地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在進行學生培養時缺乏融合度的教學。普遍存在的是學生不能將所學到的先進理念運用于實踐中。中職院校在進行考核時,過多地重視對學生作品的鑒賞,而缺乏學生對于內涵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內容缺乏創新點,學生缺乏創新能力導致所有的實踐活動枯燥。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策略
1.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指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依托,結合現代教學方法開展的教學活動,屬于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或者教學模式。信息化手段主要以“互聯網+”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教學演示,在演示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課堂的教學氛圍。“互聯網+”技術也為教學視頻的播放、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時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建設。在引入情境創設的教學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導。不需要過分注重教材中知識的學習,而是關注如何讓學生發現身邊的專業知識,對專業產生更深層次的了解。另外,通過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對課堂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對知識內涵進行深入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豐富教學方法和形式
網絡教學包括三種教學模式的有機互動結合:一是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如授課、探討、答疑等;二是學習對象與網絡工具的互動。這需要設計和制作適合參學對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學習資源。三是學習對象之間的互動。通過各種網絡工具,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效的互動。等效互動原則告訴我們,如果一種互動是強的,另兩種互動可能是弱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強互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要求學生教師進行互動,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網絡教學互動的方式,豐富了學習資源和形式。同時可以組織多種教學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質效。
3.網絡入手,實現課堂交流
中學英語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英語水平、綜合應用能力、口語交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想要實現網絡與教育的融合,需要利用網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同時教師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的學習中來。當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后,教師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更深入英語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可以有效地運用網絡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網絡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結合英語教材,將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轉化,通過動畫、電影、音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實現英語知識的講解。此外、通過音樂、電影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英語口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結語
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當前課堂教學發展的重要手段,利用互聯網技術響應陳中職英語創新教育,能夠對當前的教學工作進行定向優化,幫助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內發現更為豐富的文化知識。基于此,教師應嘗試落實各個教學環節的公平,為學生創造感受公平、接觸文化的機會,促使其從多個角度接受教育活動。教師積極地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教學,合理地利用“互聯網+”的發展優勢。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在學生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積極地探索教學模式,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建立科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賢梅.“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