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在展開教學時,應當明確課堂的主體,切實展開有益于學生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重視數學中的基礎知識的積累,一旦形成了習慣,對于后續的學習、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都非常有幫助。基于此,本文對數學思維能力的概念以及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訓練;培養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進程,對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還要加強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讓他們成為綜合性人才。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考試成績已經不再是就業能力的唯一考核標準,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起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概念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極為密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這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數學思維能力,是認知能力的一種,是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包括觀察能力、比較能力、抽象能力、運算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等。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十分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些思維能力,才可以自行分析和消化數學知識,并能推理事物間的關系,但是受文化因素、兒童的生理年齡和受教育情況的影響,兒童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受到一些阻礙。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的意義
1.增加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科目之所以會讓學生感受到無趣和乏味,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過于抽象化,從而導致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時變得難以下手,不知道從何解決的現象出現,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就要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做起,讓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掌握如何正確地進行學習的方式,從而近一步改變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看法,最終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意見和看法,也不會排斥學習數學,對學習數學內容產生了期待和渴望。
2.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人生的成長,數學教學也不例外。通過數學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成長,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僅僅教授學生數學知識,那么學生也就只能夠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問題。但是,生活不是數學應用題,生活中的許多知識并沒有清楚地表現出來。例如人們外出的時候,如何對路線進行規劃,或者是在資源的利用上如何實現最大化,這都是數學問題生活化的表現。對于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不能夠通過翻閱資料的方式來尋找解題的方法,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能夠很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認識到生活中的數學,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對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3.有利于學生具體思維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解決和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習數學變得更加直觀和簡單,從而有助于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相對于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展還比較薄弱,而通過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可以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的發展,逐步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對學生思維結構的完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措施
1.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由于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今天的小學生能夠在網上獲得更多的信息,對社會新事物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也使他們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能夠向教師發表意見,這是營造民主、公平、和諧的教學環境的良好前提。這也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將“一言堂”改為“群言堂”,有效促進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2.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是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需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只有有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因此只有教師具有深厚的文化科學知識,過硬的教學技能,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任務,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確保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不僅需要相對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基本的相關學科的知識,對時政和社會新發展有一定的了解,使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科學和完善。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在職培訓、自學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用真才實學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令學生信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3.師生共同參與到小學數學的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擁有深厚基礎的學科知識的教師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前提,只有通過教與學的相互影響才能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一道,一起進行數學的學習。學習是學無止境的,教師也不能故步自封,應該積極向他人求教,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有效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作用。師生雙方要樹立問題意識,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共同研究和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要更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善于發現同學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課比較輕松,具有豐富的知識;有的老師善于總結和建議,準確而簡潔;有的課充滿激情,輕松解決困難。當每一位老師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釋放學生的智力潛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那么學生的數學思維就會不斷的成長。
4.積極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代教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結合新技術,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突破傳統的限制,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動畫,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充分了解和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服務于教學實踐,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5.組織學生開展合作研究,以提高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鑒于數學的特點,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想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能力的轉變,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為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做出貢獻。在教學時,要注意思想的深度,以便學生可以探索和反思數學知識的本質,通過現象獲得本質,并有效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例如,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強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及思考。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合作研究,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擴大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6.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其與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并注意鼓勵學生建立有效的聯想,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靈活性,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保持思維的靈活性能夠有效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反思,并有效地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使學生掌握靈活的思維方式,有效掌握數學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效果和質量。
7.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生動形象講解知識點
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數學知識過于凝練,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應重視數形結合的方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用直觀的圖形表示出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數形結合的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擁有變抽象思維為具象思維的能力,還能夠啟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以后舉一反三做鋪墊。數形結合的方法,對教師的教授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師講解數形結合的方法時,應注意數量與圖形聯結的講解,讓學生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內化吸收,轉變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備課過程中積極探索哪些知識點能夠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講解,如何講解數形結合的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
8.結合實際生活,強化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于數學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一門學科,所以數學學科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存在著很大的聯系,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強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鍛煉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真正得到強化和培養。數學教師需要從教材中挖掘與生活有關聯的元素和信息,并將其帶入到現實生活中,并以闡述生活實例的方式促成教學與生活的相互融合,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進行專注的認真的探究和思考。將課堂教學聯系實際生活,還可以讓學生從另外一個視角去看待問題和剖析問題,同時激發學生在創新思維方面的潛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借助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這種方式來強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9.注重數學知識的積累
弄懂數學的基礎概念,注重數學知識的積累,是數學學習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教師要摒棄“為做題而做題”應試教育觀念,而是要求學生“做一道題,會一類題”,要在數學知識積累的過程中為思維的鍛煉打下基礎。例如:小學數學中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讓學生明白它的含義是什么非常重要,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應用。再如一些圖形的周長、面積的計算公式,整數、分數、小數、循環小數的概念等,這些都是需要理解記憶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數學思維多樣化,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以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師生共同參與到小學數學的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組織學生開展合作研究,以提高數學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應建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C]..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二).: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417-421.
[2]丁志川.淺析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8):3-4.
[3]關春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1):96-97.
[4]張娟.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21(32):204.
[5]李道春.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58):70-71.
[6]李海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0(9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