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課程中,化學是初次開設的學科,對這些初學者來說,化學是一門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設計以問題為主導的課堂,引起學生思維活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興趣來降低化學的難度。以問題為主導的課堂可以通過問題串來進行教學,使課堂變得生動,有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問題串教學法,既體現了教學目標,還關系到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在進行問題提出的過程中,要通過問題串來構建高效課堂,發展學生高階思維。
關鍵詞:問題串;初中化學;高階思維
一、 引言
問題串教學法是指在一定的學習范圍或主題內圍繞著教學目標,然后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精心設計問題,這個問題可以關聯到其他多個問題。其實一些比較有難度的課程,可以通過問題串的方式,將某一個問題為線索,逐漸地加大難度,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串聯起來進行呈現,有利于引導學生擴展思維和記憶理解,引導學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思維發展。而高階思維是高階能力的核心,主要包括創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思維能力。
二、 發揮問題串教學的作用
問題串式的教學方法,其實質上也是一種問題教學法,通過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掌握知識,培養技能。同時在教師提問的時候,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而把學生培養成一種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問題串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合作交流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問題中學會思考、探索交流和合作,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非常有用的方法,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使用設置懸念的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還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進入化學世界,不知不覺間學會知識,潛移默化間愛上化學。
(二)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教材中有些章節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習起點較低,有時不需要教師的教學,學生就能夠理解。在面對這樣的章節時,教師可以把這些適合學生開展自學活動的章節內容,圍繞主題,設計相關的問題串來引導學生自學。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抓住主干知識,幫助培養其思維能力,還能夠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學生在細枝末節不斷重復浪費時間,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回答得到一定的啟示,培養其思維能力。
(三)啟發學生思考歸納
學習是需要不斷歸納總結的,而有些難點的知識講解,教師如果僅僅進行直白的講授,并不能很好地使學生能夠有效記憶,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通過精心的設計問題串,將一些難點知識共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組,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難度,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點是具有共性而且極易犯錯的,也是學生的易錯點,要讓學生掌握思考歸納能力,遠遠比教師講100遍效果更好。
(四)提升學生探究創新能力
部分化學教師一般只會照本宣讀根據課本的內容來進行講解,而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從思維的不同角度出發設計合理的問題串,通過問題串讓學生從一定的角度來進行切實分析。通過這樣的問題串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切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的能力才是學生需要培養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是目前中國學生最缺乏的能力,也是學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 設計問題串的基本原則
(一)目標要有指向性
問題串的問題設置應該具有關聯性,具有明確的指示性,而不是隨意地提問,這樣相聯系的問題才能起到問題串的作用。教師自己要明白,自己設置的問題,究竟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學生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程度,為什么要這樣設置,都要明確。在提問這些理論知識時,問題要具體,有目的地提問,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定位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首先要關注問題的本身,究竟是要什么層次的學生來進行回答,而學生是主體,學習不是簡單地進行復制粘貼,而是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的反復作用,來進行充實和改造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能力而進行的問題設計,必須要有針對性和明確性,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能夠定位準確,明確學生的能力,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為基礎,設置一些貼近學生學習內容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深度思考一下就可以夠得著,能夠想出來,而不是故意設置一些難題來為難學生,這樣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是過難的問題,會讓學生感到挫敗感,失去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過于簡單的問題,又會導致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沒有探索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遵循學生的認知情況來設計問題,這樣更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提高學習能力。
(三)層次要有漸進性
不管教師如何設置問題進行呈現,都要使用問題創新教學方式,而這種問題創設的教學實際上就是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文思想,通過帶著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進行構建知識框架,同時問題串的設計依據教學目標來進行,把教學內容設置成一個個彼此關聯的問題,這樣才有漸進性,讓學生在逐漸地思考和反思,
可以使每個問題都能成為學生思維進步的階梯,讓每一個問題都成為后一個問題的階梯,后一個問題成為前一個問題的繼續和發展,以及補充。每一個問題都能構成一個具有層次性的知識鏈,讓學生在明確知識內在聯系的同時強化知識理解深度。
(四)思維要有邏輯性
教師進行問題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主發展,而思維一定要具有邏輯性,所以在設置問題時,各個問題之間也要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這樣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思考時,會根據一定的邏輯規則,做到前呼后應,這樣的問題才能夠啟迪思維方式,提升思維品質,讓學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設橋梁。通過問題串的引導,并通過學生的積極探索,逐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上能夠主動探究,加深理解,溫故知新。
四、 問題串提問策略
(一)并列式問題串策略,促進學生批判思維發展
并列式問題策略是指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能夠立足于教學,為學生設計出具有并列關系的問題,這些問題沒有主次的分別。在化學的課堂中,通過并列式問題串的策略,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扮演探究者這一角色融入活動中去,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自身扮演角色進行分析,以積極的情感融入探究活動中去。實施并列式問題策略,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必經之路。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的第1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回顧生活中哪些東西與化學相關,化學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化學是一門實用的科學,在人類的社會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與工業相關,所以教師可以著力于生活中的化學,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帶著這種現象的話題,來促使學生對化學進行更加進一步的探究??梢栽O置一些有趣的并列式的問題,如吸煙有害健康,這些吸煙又有哪些危害呢?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危害,有毒物質有哪些呢?古代的電視劇常常用砒霜下毒、以銀針試毒,砒霜是否真的有毒呢?它含有那些有毒的化學物質,用銀針試毒真的可以嗎?這些是否有科學道理呢?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有趣的現象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這樣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逐漸因為化學的趣味性而喜歡上化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深受學生的喜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會發現新的東西,會對一些所謂的常識進行批判性接受,這樣可以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二)遞進式問題串策略,促進學生問題求解能力發展
遞進式的問題策略就是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基礎,以此為基礎進行層層的設問,然后讓學生進行抽絲剝繭,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發展。遞進式問題,實際上就是由易到難,逐漸加深難度,為學生構建一個難度適中、思維分級的問題串,讓學生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冶煉和利用》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常用的鐵開始,為學生介紹其性質和主要的特點,然后以鐵為問題的核心進行問題的設置,如可以通過鐵釘會生銹這種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學生來設計一個遞進式的問題串??梢蕴釂栬F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才會生銹,然后接著請問如果沒有空氣和水,鐵還會生銹嗎?或者在有水沒有空氣或者是有空氣沒有水的這兩種情況下,鐵會生銹嗎?接著提問在有水和有空氣的情況下,鐵釘會生銹嗎?然后讓學生探究鐵生銹的原因,從原因中找解決方法,并從原因出發找出解決鐵容易生銹的問題。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學生會對鐵釘生銹這一常見的現象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然后讓學生課后進行實驗,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進行討論后得出一個合理的結果。
(三)探究問題串策略,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探究式的問題策略,更注重學生自我構建知識的框架,從而涉及提出探究事物的過程,就是學生在自我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精神。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體驗探究式問題,促進學生自身知識的構建。一般來說探究式問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擁有多種解決方法,這就要求學生整合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來進行解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見解,這更有助于學生培養歸納和創造的高階思維能力,構建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時,教師可以設置成探究式的問題串,如1. 什么是有機化合物?2. 有機化合物分為哪幾類?3. 生活中哪些物質屬于有機化合物?4. 生活中哪些食物屬于糖類、油脂、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哪些食物富含這些營養物質?5. 這些營養物質分別又有什么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這些問題進行查閱資料,并進行總結歸納。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行探究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這種引發學生認知變化的思維活動,是學生高階思維培育的關鍵環節。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問題串的教學方法,擁有許多優點,一系列的問題式的提問方法,讓課堂節奏更加輕快,聯系更加緊密。問題串中的問題,可以是并列式問題,其問題結構呈現平行結構,這有助于學生理清知識點的脈絡,實現從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的跨越。問題串中的問題,也可以是探究式問題,探究式問題串的核心就是探究,要求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看出本質,并獲得自己的見解,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問題串中的問題,還可以是遞進式的問題,遞進式問題串有助于學生形成遞進式的思維方法,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這將更加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的發展是學生高階思維培育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孫秀玲.將“問題驅動教學法”融入初中化學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24):12-13.
[2]盧小葵.探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問題設計[J].家長,2020(17):107-108.
[3]王淑芬.“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第二課堂(D),2020(5):32-33.
[4]于銀萍.初中化學課堂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4):51-52.
作者簡介:陳玲,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