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華
摘要:在學生整體的教育過程中,小學階段是最基礎,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其中,培養小學生課堂專注力是教師在教學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內容。專注力對小學生課堂學習質量,教師課堂效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注重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不局限于教師和學校,學生自身,家長,教師各方面尋找培養專注力方法。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教學;課堂專注力;培養
專注力就是一個人沉浸在一件事或事物上的一種狀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受到更方面因素的影響情感,思維等方面,致使學生課上專注力不足現象出現。缺乏一定課堂專注力的學生,會出現不注意聽講,作用完成度低,成績不好等現象,也會導致教師頻繁維持課堂秩序為降低課堂效率。在此背景下,教師應積極主動的找到解決方法,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
一、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因素
(一)學生因素
在教育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的是學生,學生課堂專注力的會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身體健康的程度直接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出現身體方面產生問題時,經常會趴在桌子上,精神渙散,無法提起精神等現象,導致學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上。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緒也會對課堂專注力造成影響[1]。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現有的學生無法快速的理解教師所講內容,無法準確的回答教師所問問題,一定程度上致使學生缺乏自信心,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情緒也是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狀態的重要因素,積極樂觀的情緒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反之低落負面情緒就會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影響學習課堂專注力。
(二)教師因素
教師是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具,課堂用語等都是會對學生課堂專注力產生影響。教學方式的不同,學生課堂專注力程度就會不同,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教師可以運用更多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使得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增加,但是有利有弊,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也會導致課堂教學重心偏移,如教師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播放一些視頻,圖片等,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無法再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三)學校因素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周遭的環境也是影響學生專注力的因素之一。教室中的布置,學習用品使用,學生座位排列等都會對學生課堂專注力造成影響[2]。有的學校位置緊挨道路,路過的車輛產生的噪音都會對其專注力產生影響。
二、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的有效措施
(一)激發學生學習參與課堂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運動量大的特點。課堂注意力時間有限,非常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好這一特點,科學合理的與課堂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盡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教師在課上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聲情并茂的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演繹,完全吸引住學生注意力,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學到知識,也能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例如,教師在教授《烏鴉喝水》時,可以根據聲調的變化,表現出烏鴉喝不到水的急迫和最終喝到水的喜悅感,將本身枯燥乏味的文字,活靈活現的進行展示。針對教師課堂用語,教師要盡量將嚴肅,刻板的語句轉變成幽默風趣的語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潛移默化的輸入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培養課堂專注力。
(二)從學生自身出發
首先,要加強學生身體整體素質,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以此為基礎,才能致力于培養學生課堂專注力。學校定期做課間操之外,可以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可以通過舉辦體育競賽來加強鍛煉,如跳繩,接力賽,兩人三足等,保證小學階段學生應擁有的運動量。特別要注意飲食安全,教師提前要進行全面的調查是否有學生存在個別蔬菜,水果過敏等現象,加以規避。其次,教師要積極應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和教師加以幫助。教師可以設立獎懲制度,例如學生在一周時間內每天都會抽出十分鐘進行閱讀,教師可以贈送學生一本感興趣的書籍等。對學生習慣養成進行有效監督,同樣更需要家長在家及時進行督促。家長可以以自身為例,樹立榜樣,對孩子產生良性影響,幫助孩子更好的樹立學習習慣。學生的情緒也是值得關注的,要求教師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將每個學生的優點放大,對每個學生科學合理的評估。教師也可以通過選拔班級干部,建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保持良好課堂秩序,優化學習環境
教師首先要針對班級管理方面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合理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潛移默化的增加學生規則意識,具體劃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將制定好的規則在全班面前進行宣讀,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詳細了解,并且可以形成手冊,下發給學生。這樣做,有利于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課堂專注力。教師要對教室內的物品陳設進行檢查,保證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沒有外力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在裝飾教室物品顏色的選擇上,可以盡量選擇暖色調,可以是學生保持一個平和,穩定的心理狀態。學校位置特殊,就需要相關部門在距離學校幾百米處設立標牌,禁止鳴笛;如若需要施工,盡量選擇學校休息,放學時間。給學生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課堂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需要教師足夠的耐心找尋適合方式,孜孜不倦的幫助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際教材內容改進完善原有教學模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對培養學生課堂專注力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淑芬. 低年級學生語文課堂專注力的研究及培養策略[D].魯東大學,2015.
[2]龔俊紅. 小學低段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影響因素及優化策略[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01):16-18.
[3]寧超群. 小學生課堂專注力培養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學論壇,2021(1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