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摘要:根據新課標理念要求,數學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揮,使其在數學課堂內充分參與,成為真正探索數學、掌握數學知識的人。而在長期的教學環境影響下,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更為傳統,模式單一,沒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主體作用;充分發揮
引言:為滿足課堂教學的要求,更多教師要積極反思,掌握數學教學的普遍問題,在此基礎上,嘗試利用科學的課堂策略,引導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變成課堂的真正主人在數學課堂中,促使學生發揮主動性、主體作用,對數學教學而言十分有益。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師生互動不足
在傳統課堂內,師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十分明顯,師生互動往往由教師主導,學生一般被動回答,在回答教師的提問外,更多學生也沒有積極提問的意識和習慣,學生間的互動交流也較少。學生對數學問題,未能進行充分、細致的討論交流,不利于他們綜合能力、興趣主動性的發展。師生互動少,學生自然不能發揮其主體地位,導致課堂不能讓學生全面的反饋,影響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2、學生主動性不夠
在傳統課堂內,學生的主動性不夠狀況也十分明顯。主動性體現在學生對數學的知識、問題等的主動思考及解決中,而受傳統教學的方式所影響,學生往往沒有主動思考問題的機會。以對新知識的教學為例,更多教師嘗試主動灌輸的手段,為學生直接細致講解各類知識點,最終,讓學生缺少了思考空間。在長期影響下,學生的主動意識、主動習慣受到了較大影響,他們幾乎喪失了主動能力,對教師有著較大依賴,這是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3、教學方式單一
在傳統課堂內,教學方式的過于單一問題十分明顯。更多教師對理論教學、灌輸教學幾乎情有獨鐘,此類教學法的運用,會讓數學課堂更為枯燥乏味,抑制學生興趣。其次,更多教師對信息化、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也存在于簡單展示微課、PPT課件的層次上,不能讓兩類教學法充分發揮優勢特征,不利于課堂的優化進步。最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更為明顯,認知能力偏低,他們需要游戲教學等方式,通過趣味模式參與數學學習,但教師對上述方式法的準備不足,而影響課堂的生動與趣味性,失去了活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
1、組織學生小組學習
在數學課堂內,要積極促使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并鍛煉其各項能力,發展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嘗試小組學習法,帶領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思考、探索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遵循科學的應用原則。
例如,以“認識圖形”為例,在本節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正方體、球、圓柱體等圖形,學會辨認并了解它們的特點,為其后續的幾何學習打好基礎。而上述立方體,也屬于學生生活內的常見圖形。因此,為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并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我可以嘗試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小組學習。在各小組內,可以鼓勵學生,使其分別攜帶長方體、球等形狀的生活用具,可以是長方形的鉛筆盒,或者球形的乒乓球等。其次,我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索,以組內探索的形式,總結各圖形具備的特點。在此模式下,學生可以掌握正方體各面相等、共有6個面等特征,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真正掌握圖形特點。而在小組探索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各組分享他們的探索成果,再在教師引導下,對各圖形具備的特點嘗試總結,讓課堂效果得到鞏固。
2、激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往往體現在他們的主動思考及提問中。而提問不但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體現學生“課堂主人”的地位,也能為教師授課帶來參考,確保教學的目標明確,有效合理。數學教師要改變授課觀念,鼓勵學生的大膽質疑。
例如,以“認識鐘表”為例,在本節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和鐘表相關的數學知識,了解時針、分針等的運動規律。為體現學生在課堂內的主體性,我可以嘗試為他們展示趣味造型的時鐘,帶領學生對鐘面內各指針的特征進行辨認。為促發學生質疑,我要積極“拋磚引玉”,以關鍵詞、關鍵問題等的設計,鼓勵學生進行質疑。例如,我可以鼓勵學生數清鐘面上的數字,學生可以發現,鐘面上一共只有12個數字,但它們卻能代表不同的時間含義。此時,學生便會質疑,提出如“鐘面為何只有12個數字?為什么不是24個?”等的問題,而當學生提問后,我需要對其問題嘗試有效解答。綜上可知,教師要對學生質疑對答如流,便要提前做好課前的資料收集,確保掌握更多的時鐘知識,將知識借助學生質疑、合理提問等途徑展示給學生,提高他們對時鐘的理解。
3、強化師生溝通交流
在數學課堂中,師生交流的意義在于,活躍課堂的氛圍,促使學生愛上數學,敢于發言,敢于質疑,發揮其數學學習的主體作用。其次,交流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促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在課堂中,對師生交流的強化,需要教師對交流語言、交流問題合理設計,讓導入語言、提問語言等,都發揮其功能作用,引導學生思維,使其變成數學課堂的真正主人。
例如,以“認識人民幣”為例,在本次教學時,需要學生掌握和人民幣相關的知識點,確保可以正確辨認人民幣,為后續對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打好基礎。為強調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需要將師生交流加強。以對百元人民幣的展示為例,我可以嘗試提出“100元人民幣有哪些特征呢?”等問題,引導學生從紙幣數額、顏色、圖案等角度,分析人民幣的特征。而針對此問題,各個學生所觀察到的紙幣特征會存在不同。因此,教師可以鼓勵更多學生的發言,認可更多學生的答案,使其感到充分的參與感及學習自信,讓課堂效果得以增長,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都有著很重要的幫助。因此,教師要在小學階段就打好學生數學的基礎,給予學生一個自主學習成長的學習氛圍,通過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結合生活案例進行教學,建立起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邏輯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吉軍紅.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