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共有《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這兩框。根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作者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對教材進行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目標;學情分析;重難點的理解與把握;內容結構分析;教材的設計思路;教材的反思,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本課內容并應用于教學。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于新課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的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本課共有兩框,分別是《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這一框由“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這兩目構成;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將從“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這幾方面來展開。從整個課程體系來看,本課屬于高中政治課程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課,它著眼于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1],主要探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規律及其動因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從而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的認同。因此,學習好這一課是非常重要的,它將為后面三課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具有啟下的作用。
二、教材目標
(一)知識目標:經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歷程和基本規律,知道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2];明白五大社會形態的發展演變進程,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兩大歷史條件和兩大理論基石,同時熟練掌握《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及發表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掌握邏輯推理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哲學分析方法以及追根溯源的歷史分析方法,逐步提高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正確樹立認識社會發展一般進程以及社會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的意識,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從而進一步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信念。
三、學情分析
(一)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分析:步入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能夠運用對比、歸納、演繹等歸因分析方法來分析和理解社會發展的一般歷程,能夠初步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他們還可以進行一定的自學和綜合探究,同時合作學習能力有所增強,因而可適當擴展相關課外閱讀。
(二)學生既有知識情況分析:通過初中三年歷史學科和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對社會發展規律及其根本動力等深層次知識還缺乏明確的認知,在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學習環境分析:隨著學習環境和同學的變化以及需要從初中政治開卷考試的觀念中轉變過來,消除以往政治學習中死記硬背的學習態度。
四、重難點的理解和把握
(一)教學重點
1. 重點: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理論基石以及《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應著重理解。
2. 理論依據:(1)就課程標準而言,課程標準中的內容要求與教學提示都把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歷程以及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軌跡作為了重點。由此,掌握這兩個知識點是十分重要的。(2)就這兩個知識點本身而言,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歷程是作為一條時間主線,貫穿第一課始終;而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理論基石以及《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又是理解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軌跡的重中之重。(3)就學生實際而言,高一年級的學生對五大社會形態有所了解,但是對社會發展規律及其根本動力等深層次知識還缺乏明確的認知,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也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即便他們擁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但是要真正掌握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黨宣言》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還是很有挑戰的。
3. 把握:(1)從內容方面來看,針對“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這個重點,可以“怎樣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為議題[3],按照時間發展順序而設立四個子議題:“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嗎”“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是最好還是最壞的年代”“社會主義中國”來探究幾種社會形態在人類社會演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根源。而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理論基石以及《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這個重點可以通過“為什么馬克思是對的”[4]這個議題來探究。(2)從呈現方式來看,針對本課這兩個重點,可以讓學生圍繞議題去收集相關資料,并呈現出相關資料但是不要列出具體分析結果,帶領學生提出疑問并通過小組合作、代表發言及教師總結來探究原因及得出規律、結論。
(二)教學難點
1. 難點: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歷程和基本規律,樹立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意識。(1)從知識角度來看,此知識點并不難理解。但是從學生思想實際來考慮,他們可能不太容易接受這種觀點。從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發展及所經歷的曲折,以及他們看到的資本主義國家表面的繁華,都會對他們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產生一定的阻礙。(2)從理論本身來看,要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和基本規律,必須要搞清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關系。即便高一的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但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解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和挑戰。
2. 把握:(1)從內容上來看,針對這個難點,教師可以通過史料講解、結合社會主義中國和資本主義國家在抗擊新冠疫情時所采取的不同態度和成效,運用對比和歸納,來破解這一難點。(2)從呈現形式上來講,針對這一難點,教師可采取讓學生閱讀相關材料的方式,配合議題式的討論,從而使學生能緊扣知識點而做到有話可說。
五、內容結構分析
(一)從宏觀角度和內容上來看,本課更像是在介紹歷史: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各個社會形態的演變和更迭以及探明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規律及動力,乍一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相去甚遠,但是本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課,卻又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它為后面幾課的展開做了很好的鋪墊。所謂“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才可以使學生更加堅定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意識,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信念。
(二)從微觀角度和邏輯結構上來看,人類社會五大形態的發展演變是以時間為軸線、以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為基本依托,它層次分明,邏輯清楚,結構嚴密。因此把握好這一課,將為后面幾課的學習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六、教材的設計思路
(一)從整體上看,本課內容的設計依據課程標準,體現課程理念:在課程安排與呈現方式、內容選擇與邏輯結構等方面都落實了課程標準的要求。它通過描繪不同社會形態的基本特征,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闡述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發展動力;在闡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解剖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軌跡的基礎之上,得出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所代替這一結論;最后進一步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并激勵新時代的學生應積極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表面上各個板塊內容各自為政,實際關系密切,它既堅持了政治性與學理性的統一,又體現了價值性與知識性的結合,同時又強調了理論性與實踐性。因此,本課的設計思路非常清楚,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從課文內容的展開方式來看,全課分為正文、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專家點評和插圖等模塊,在內容形式上可以說是多種多樣,這樣的安排可以使學生對抽象內容具象化,對淺顯的知識進行深度擴展,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討論。這些情景材料、案例實例等不僅具有思想性,而且具有啟發性,還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性,既有利于學生思維拓展,更便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優化課堂形態,更新教學模式。
七、教材的反思與建議
本課的設計層次分明、邏輯清晰,但在具體知識的呈現上,仍有美中不足之處,具體分析及建議如下:
從活動安排上看,活動設計過多。其中,探究與分享共有13個,相關鏈接一共有15處之多,可以進行適當精簡,如果教師要對每一個活動都進行探究,本課的容量就會非常大,學生和老師可能都會流于形式,該掌握的知識點反而會被弱化。
課本第15頁的兩幅關于《共產黨宣言》的插圖根本看不清,沒有多大意義,建議直接取消。
課本第15頁末段到16頁主要講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以及對其的評價,就感覺層次感不強,一下講內容,一下講它的重要歷史意義,有的內容在正文呈現,有的又在相關鏈接里進行展示,整體上很混亂。因此建議課文重點內容用正文進行展示,并且《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及評價可以分段進行闡述,不要夾雜在相關鏈接里面,以免被學生忽略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沈春雪 顧愛勤 《議題式課堂教學設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 2020年4月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沈春雪 顧愛勤 《議題式課堂教學設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 2020
作者簡介:段成鳳,女,白族,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研究生,所學專業為學科教學(思政)。單位所在省:云南省昆明市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