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華
摘要:當前意志品質已經成為衡量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意志品質培養,使學生從小樹立堅定的信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未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策略
引言
新課改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育課程作為小學課程關鍵組成部分,需要擔任起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任務。體育課程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地、合理地實施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是新時期對于培養素質人才的要求。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一)課程內容單一
受到年紀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正確認識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能力,在學習體育的時候單純的以自己的愛好為依據,自己喜歡體育教學的某項活動,就會喜歡體育教學,而如果對于體育教學中項目沒有興趣,那么也就沒有興趣學習體育。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課程非常枯燥、單一,跑步、跳繩、追逐這些,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還會有一些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就會失去興趣,這是導致學生對體育興趣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足夠的體育場地
因為學校對于體育教學不是十分重視,所以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操場,沒有專門的體育場地供大家開展教學。學校將用于開展體育教學的資金用在其他的方面,不重視體育場地的興建,實際上,很多的學校的體育課都是名存實亡,名義上有體育課,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沒上,將體育課由室外轉化為室內,將體育鍛煉轉變為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體育教學的實踐性。不僅沒有足夠大的體育場地,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器材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偏重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競技性不是很強,但是很多學校的體育器材過于競技化,要么就是體育器材非常簡陋。例如,學校的籃球架按照比賽規定的高度進行設計,學生根本沒有辦法使用;很多健身器材也不是小學階段學生應該用的,學校在購買體育器材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特點,導致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經常出現事故,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就會出現厭惡、抵觸的心理。
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的策略
(一)理論先行,提升理論教育的效果
意志品質教育屬于思想道德教育有關的內容,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這方面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先為學生講解有關的案例和理論性知識,使學生明白為何要加強意志品質學習,對自身未來會起到何種作用,只有學生弄明白其重要性,認識到其價值,才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開展理論教學活動,如為學生播放一些堅強意志品質有關的視頻,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主人翁的堅強意志,內心產生共鳴,并積極學習他堅定的意志品質。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附帶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內化視頻內容。同時,體育教師在開展理論教育之前,還要根據學生的特征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情況選擇意志品質培養的內容,使整體教學活動更為有效。
(二)克服活動恐懼,培養意志品質
跳高、跳山羊、攀巖一類的項目,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少見,所以對于此類活動,多數學生均表現出膽怯、退縮等消極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1)防御性的條件反射。部分學生既往在參與類似活動中受過傷等,再次參與同類活動時會出現恐懼心理,甚至只要聽到相關詞語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2)類化。學生害怕一項活動,可能會對其他諸多類似的活動也產生恐懼心理,比如,部分學生害怕跳高,那么其對跳遠、跳山羊以及單腿跳等與跳高具有共同點的活動,均可能產生恐懼心理。(3)感染。學生的情緒會相互感染,比如,有部分學生害怕跳遠,受其情緒影響,其他學生也有可能會逐漸對跳遠活動出現恐懼心理。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意志品質消極情況產生的原因之后,教師就可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例如,在示范動作要領時,配合相應語言,并注意語言中的引導和暗示,同時在對器械進行應用時,將器械的高度降低,將跳遠沙坑翻松,或是將跳高的橫桿使用橡皮筋等東西替代,以起到安慰學生心理的作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堅定參與體育活動的決心,從而在努力鍛煉和取得成功的過程中,逐漸獲得更加強大的意志品質。
(三)組織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滲透品德教育及意志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集體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協作,并且盡早地適應社會。這就要求教師在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根據學生的體育運動特點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并通過小組之間的對抗和競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能夠在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中奮勇拼搏,并借助集體的力量獲得勝利。
以撕名牌這一經典的體育運動游戲為例,在開展集體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小組人數控制在6個人,并且提前準備游戲所需的道具,比如膠帶、紙片等等。游戲準備環節,教師首先需要帶領學生熱身,并且要求學生在背上貼上寫有自己名字的紙片,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小組的對手。游戲正式開始時,每位學生都要拼盡自身的力量保護隊友,并且將對手的名牌撕掉,這樣一來小組內部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發揮自身的價值,并且帶著濃厚的集體榮譽感參與體育活動。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教師可以對最終的優勝者提出獎勵,并且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總結,為下一輪的比賽奠定基礎。在充滿趣味的集體活動中,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且把握好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學會奉獻,以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融入體育課程學習。
結束語
簡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學生沒有強大的意志力以及定力,這是現在小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意志品質不夠強大,不僅會影響現在的體育教學效果,在長大以后,走向社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容易受到被人的蠱惑。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貫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強化對于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仁海.探討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4):212-213.
[2]崔治彪.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9(19):96.
[3]劉尊賢.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05):187.
[4]王慶巖.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