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云
摘要:初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化學基礎知識、化學思維、實驗探究、化學應用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從傳統的注重知識積累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一詞成為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點。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從傳統的注重知識積累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促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那么,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對此問題的思考。
一、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現狀
核心素養的實質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然而,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不僅制約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還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資源分布不均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沿海城市或者經濟發達的地區,初中學段已經將化學實驗作為一門課程單獨開設,而且也已經納入學生畢業的考核內容。在課程設置上,每周至少有4 ~ 6節化學實驗課,要求學生在實驗課上親自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數據,得出結論。這樣的實驗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讓學生養成了認真觀察化學現象的習慣,為學好化學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西部農村地區,很多初中學校由于缺乏化學儀器、實驗藥品等,導致很多實驗無法開展,只能靠教師的講解來完成。學生只是憑借教師的描述進行想象,使應該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實驗沒有落到實處,學生無法真正觀察化學現象,對于很多化學概念、化學現象不能理解,影響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也得不到有效落實。
2.師資力量落后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向學生講授教材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農村初中學校,化學學科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影響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少專任教師,化學學科只能由其他專業的教師來“客串”。這些教師雖然也是教育類專業,但是畢竟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化學知識體系,有些教師甚至是邊學邊教。教師沒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甚至連一桶水都沒有,學生哪里會有一碗水?
3.教師觀念陳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農村學校教師觀念落后、陳舊。很多教師認為,只要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就是好老師,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在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教材知識的講授,加大試題訓練。有時唯恐學生沒有掌握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講個不停,教師儼然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不能充分參與學習活動。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二、農村初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挖掘教學內容,夯實基礎知識
夯實化學基礎知識,有助于學生后期的化學學習,脫離化學基礎知識,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便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應當始終以教材為基礎,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化學基礎知識要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教學中,講深、講透知識點,讓學生內化吸收,從而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瘜W學科有很多專業術語,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教師要想辦法幫助學生記憶。例如,用順口溜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開展基礎知識有獎競賽,激勵學生牢固掌握化學概念。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進行生活化教學,不但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習得化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明白原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如此緊密,進而對學習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化學思想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為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對教材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和體驗。因此,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盡情交流,積極為學生搭建民主、平等、和諧的發展平臺。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收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另外,通過講授教材知識,教師向學生不斷滲透化學思想,讓學生運用科學方法學習化學學科,確保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以促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3.注重實驗探究,培養科學精神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實驗,歸納反思。如果教師引導適當,會調動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創新,樂于探究、積極探究,從而培養學生注重實踐的科學精神。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加大學習力度,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將其作為教學重點,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滲透化學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化學思想;注重實驗探究,培養科學精神,從而達到有效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宇.核心素養在初中化學學科中的培育及發展[J].華夏教師,2019(21).
[2]高艷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J].中國教師,2019(7).
[3]胡建,胡曉芳.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