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創新思維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助于他們學科素養的形成,而且在創新思維的作用下,學生的學習難度會明顯下降,效率更高,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目標。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許多的教學問題,由于教學方法應用不當,課堂結構缺乏合理性,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不佳,創新思維的形成受到了嚴重阻礙,為此,老師要結合當前的主流教育思想,及時的調整工作思路,以創新思維的提升為導向,構建優質語文課堂,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問題;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課堂結構不合理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合理的課堂結構非常關鍵,在當前的各種先進教學思想中,明確的提出了教學工作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課堂主體性,在這個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各種優秀能力,會起到非常顯著的效果,課堂結構的調整,有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增加,對語文知識進行主動攝取,學習效果也會顯著提高,合理的課堂結構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實際上,在現階段的許多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都存在課堂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課堂教學環節,主要以老師為核心,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這種情況對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必須要得到有效的處理,在教學問題的影響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自主分析,極大程度的限制了良好思維能力的養成,這種教學問題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優化處理。
1.2注重思維發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加速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老師必須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思維發揮空間,注重他們思維的有效發散,在這種教學方法的作用下,學生才能逐漸的形成優秀的個人能力,這也是打造優質語文課堂的必要條件。就目前來看,在一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都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陳舊,不注重學生思維的發散,沒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思維發揮空間,單方面的進行知識講解,課堂提問頻率較低,課堂問題不具備探究性,學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探究,思維長期無法拓展,逐漸的形成了依賴心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向老師求助,這種不良學習習慣的形成,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
2.1轉變教學理念
在之前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無法充分發揮,而且這種教學問題當前仍然存在,是學生創新思維形成的最大阻力,由于課堂結構的不合理,學生的課堂地位比較被動,他們的思維被嚴重限制,無法有效的發揮,從而限制了他們學科素養的形成,而且這種教學方法缺乏生氣,對于學生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為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老師要轉變教學思路,構建開放課堂,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思維發揮空間,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引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課堂問題,注重學生思維的發散,并且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對創新思想進行鼓勵,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課堂活力,在一個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程學習,并且主動對語文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加速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比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的對文章進行閱讀,然后設置課堂問題,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對廉頗和藺相如的人物形象進行評價,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對他們進行有效引導,助力于學生發散思維,形成優秀的個人能力。
2.2引導學生大膽猜想
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需要通過不斷的想象來實現,在想象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會保持活躍狀態,而且由于年齡的關系,學生經常會有各種新奇的想法,這都屬于創新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此,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他們大膽猜想,與創新思維的培養為導向,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規劃,加速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例如,在《草船借箭》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扮演周瑜、諸葛亮、魯肅等文中的人物,演繹出文章中故事內容。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增加個人見解,為人物增加臺詞,創編更多故事情節并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語文教學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度。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讓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思維得到創新性訓練,釋放學生聯想的能力,也增加了創造力。
2.3鼓勵學生合理質疑,鍛煉創新
思維大膽、合理的質疑是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原動力,擁有適當的質疑精神是學生參與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表現。學生不再認為教師傳授的知識和課本中的內容是理所應當正確的,而是擁有了自己的主觀認知意識,可以更積極地去進行思考和探究,這對創新思維的形成非常有幫助。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最好不要直接將知識的結果和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應該通過合理地設計疑問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例如,在《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質疑文中所說的“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這句話,思考一下,他的模樣有什么特點,真的沒什么模樣嗎?他的什么精神是可愛的?讓學生通過質疑分析句子和文中的內容,對文中的內容有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理解,也就對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寓意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目標必須要有所調整,以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導向,靈活的應用各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穩定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養成是當前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關于創新思維的培養,老師要對其重要性有一個明確認知,改變之前的教育方式,在課堂中加強引導,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發揮空間,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增加學生語文知識儲量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持續動力,達到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育人目標,進一步的加速小學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玉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872-2873.
[2]羅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二).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84-86.
[3]衛永紅.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4):80.
[4]覃小麗.新課改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32):101-102.
[5]葉莎莎.個性化引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淺析[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2):48.
[6]王秋艷.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3):272.
39145019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