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華
摘要:讀圖時代已經到來,隨著網絡的逐步發展,已經改變了我們原有的傳統的生活方式,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不斷更新,例如手機、平板等。攝影技術已經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了,很多人都已經開始習慣用攝影的形式記錄日常的生活了,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夠了解攝影技術,本篇文章就美術核心素養下的職業學校攝影課程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美術;核心素養;職業學校;攝影課程;教學分析
引言:為了能夠更快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需要對素質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職業學校的攝影課程教學也要發生相應地改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職業學校攝影課程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應該具有時代性,符合新時代學生的需求。職業高中美術課程中攝影攝像部分能夠很大地提升視覺效應。職業學校攝影教學不僅要對知識進行培訓,同時還要實踐進行教學。培養思維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創作意識。
一、改變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
構建高效、開放的課堂,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攝影課程本身就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如果一味地進行講解,學生也無法接受,同時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過于生疏。但是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也難以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攝影這一門課程。
想要實現高效的課堂,可以創設小組,科學地建立學習小組,在建立小組時,教師需要考慮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小組成員的性格特點要互補,以便提升學生的攝影技術,同時也能夠促進小組內的合作。
作為一名教師,也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需要進行科研和創新,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提高課堂的效率,形成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高效的課堂更應該具有主動性與生成性,在課堂上,需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需要將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展示。教師也需要正式自己的角色。
教學不應該拘泥于教材,教學的內容需要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攝影課程教學的內容有時會過于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該讓教學內容更加地新穎突出,趣味性強,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欣賞美,鑒賞美的同時讓學生們動手拍攝,這樣的過程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們動手操作的能力。最后也需要設置合理且公平的評價機制,這樣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評價的過程應該具有多維性,根據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水平,并讓每一位同學感受到學習知識后的喜悅。
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職業學校攝影課程的教學效率更高。
二、利用課程資源,豐富課堂內容
職業高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對他們生活中的點滴進行記錄和感悟,可以通過攝影的方式進行記錄,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美學的一種要求,同時也是對學生們視野的一種拓展,在進行攝影課程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利用好課程資源,讓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
第一,可以引進活動,讓課堂活躍起來,動靜結合。美術核心素養下,職業學校攝影課程需要更加開放。由于對于這一門課程來說,開放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需要利用課程資源,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創新意識是每一位學生必須要擁有的技能與能力,這對教師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美術核心素養下攝影課程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與意識的必經之路。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能夠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因此攝影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培養學生獨立的審美判斷能力
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科本身的一種價值體現。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有以下的內容,包括對審美的判斷和理解,對圖像的識別與鑒賞,對美術表現形式的認識以及對創新與實踐的理解。獨立的審美能力也是必備的美術核心素養下。審美判斷能力需要對一些美術作品、圖像進行評價與判斷。在對攝影課程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到美的獨特魅力,同時也需要注意,美的健康。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表達美的能力,例如,可以通過文字描述,語言傳遞等等。生活是教育的本源,課堂是教育的發生地。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圖像來培養獨立的審美判斷能力。對于職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初步對美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是這個過程強調更多的是對美的一種感受。這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更多需要懂得美的獨特性。
在進行美術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地利用學生的聽覺與視覺,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們來體驗課程,對攝影產生興趣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獨立的審美判斷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與平臺,準備相應地幻燈片,然后讓學生獨立地進行欣賞和品析,這個過程學生應該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要體現平等自由,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長期經歷這些過程,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強化學生的美術表現意識和能力
職業高中學校美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立德樹人,通過美來培養人,讓學生自主、合作進行學習,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美術教學是視覺與行為產生共鳴的過程,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需要對作品本身進行詳細地了解,包括作品材料以及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等等。
教師在進行攝影教學時,應該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美術表現意識和能力。教師教學過程應該考慮學生們已經擁有的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場景與環境,讓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或者是獨立學習。創設場景能讓學生在場景中感受美,然后再經過實踐操作、經驗交流與反思中,讓學生們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提升與強化學生的美術表現意識與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的審美創造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攝影不僅僅是會使用相機,記錄生活。攝影的過程是集藝術修養、想象設計、專業能力于一體的活動。美術核心素養下的職業學校攝影課程教學不僅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項活動,更是一種對美的教育與體驗。
參考文獻:
[1]龔薇,吳麗艷.淺論中職攝影課程學生審美意識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16):196.
[2]張丹清.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中職《攝影后期處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教育(職教版),2020(9):106-108.
[3]馬耀.中職學校《商品攝影》教學研究[J].青春歲月,2020(17):233.
課題名稱:《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1+2+2+3”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以攝影課程為例》;
課題編號:GXZZJG2020B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