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韻琪
摘要:小學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啟蒙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對課程主題單元化深度學習,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各個環節和方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基于美術單元教學的背景之下,小學美術課堂如何高效成為了教師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教師可以充分把各知識點進行連系,每一節課為學生設計課堂的小目標和小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總的學習目標,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從兒童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整體系和系統性,形成高質量的美術課堂。
關鍵詞:單元背景;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核心素養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核心素養發展對學生的重要性,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當中也要以學生為核心展開教學,單元化的教學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轉變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在整個單元的結構化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每塊內容進行精細化的學習。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通過各個環節,思維和技能得到不斷地發展。由此可見美術大單元教學是必然趨勢,只有改變一課一練,簡單地用兩課時講練結合表現一幅美術作品的傳統方式,才能夠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系統化地吸收,來進行美術問題的剖析,進而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單元教學的內涵
單元教學強調了學生想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的掌握就需要在單元的系統當中進行一步步的深入分析。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在一個合理的背景之下,開展對零碎化知識的整理,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構建。所謂的美術大單元單元教學就是指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借助某一單元的主題,來進行欣賞、分析進而掌握美術的激發,并且結合自身的實際開展巧妙的構思,最終呈現出完美的作品。在這樣的單元教學背景之下,學生就能夠經歷像藝術家一般的創作過程,這也使得學生自身的思維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在單元教學的背景之下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也將發生重構。教師不再單一的針對學生每一課或者每一小節來進行設計,而是能夠在單元主題的背景之下,來對整個單元的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從而構建出一個完善的教學設方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深度和深挖美術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美術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也要求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重視學生的終身發展,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從原本的知識本位,轉移到素養本位之上,來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貫穿,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科學化,知識理念結構化。在這樣的課堂當中也能夠使課時的內容精簡化,使學生有著更大的空間來進行自主的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基于單元背景下的美術高效課堂構建意義
1.加強師生對單元化教學的認知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單元化的教學過程當中,會主動的將理論和實踐進行充分的結合。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單元教學的效果也能夠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單元化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能夠將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的發展合二為一,借助綜合性的教學,來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單純的聽教師講了些什么,能夠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景化,并且知識的學習生活化,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實踐過程當中學會對美術知識的運用。單元化的美術教學能夠結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實踐通過學習單、小練習、評價量規等形式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展開多角度的綜合探究,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過程對美術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從而感受屬于自己的審美風格。在如此模式之下,教師與學生對于美術大單元學習也就有了全新的認知。
2.促進教師的教學理念創新發展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堂當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承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也承擔著輔導者的角色。因此更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課堂的構建,這也就彰顯著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對學生美術學習的成果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不斷的進行新思想的學習,對新的教育理念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教育質量。單元化的美術教學就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理念更新,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了解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結合單元化教學的理念與核心素養發展的要求,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更新,進而使學生不斷的提高自身知識的整合能力。這樣在新的理念之下,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單一的進行課本知識的探索,而是能夠自主的進行多元化的知識挖掘,進而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從而遷移,解決實際問題。
3.助力良好的課堂氛圍創新構建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想要采用單元化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就需要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單元化的教學和傳統教學有所不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單元主題之下,沉浸于單元情境之中,完成即定的任務,通過一些小目標的完成,來促進整個大單元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從課堂氛圍的構建入手,引導學生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充分的探析。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元化的活動來理解單元的內涵,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藝術的氛圍當中來進行美術的學習。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每一個課堂環節進行充分的參與,通過環環相扣的活動,使學生獲得藝術的滋養。
三、基于單元背景下的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1.基于單元主題,創設單元情境
在美術單元的背景之下,教師需要借助整個單元主題來進行情境的構建。在情境之下,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也能夠使學生在剛一上課就沉浸于整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就要針對不同單元的不同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在主題之下,創建情境,使學生借助情景來開啟整個單元的探究。
例如在筆者在進行《花開富貴》課例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根據這一單元的主題:取其生活中的常見食物的諧音,來象征美好寓意。在情境構建中,我采用了游戲“搶紅包說吉祥話”。首先引導學生來進行搶紅包,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擦出紅包上的圖案,學生需要根據圖案來進行吉祥話的訴說。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之中,學生對各種事物的美好寓意進行了了解,我再為學生展示出年畫的名稱 “花開富貴”,借助年畫的情景引導學生對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初步的解讀。在這樣的單元情境之中,學生就能夠根據情境對整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初步判斷,從而為學生奠定單元學習的基礎。
2.采用單元重點,開設圖像識圖
每個件的美術作品都彰顯這不同的文化內涵,每個課時也有著不同的重難點需要突破,因此教師在單元化的教學過程當中就可以借助圖像識圖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對于單元寓意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在分析的過程當中,將單元內容與自身實際進行初步的結合,優化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在《花開富貴》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引導學生結合“花開富貴”中人們對牡丹寓意的理解,來引導學生對其他物品的寓意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本單元的重點內容進行突破。教師首先為學生展示了一些圖片,引導學生借助寓意來進行圖片的識讀。石榴代表了多子多福的寓意;壽桃代表著健康長壽的寓意;茶壺代表著修身養性的寓意。通過這些不同的圖像使學生了解了其中的內涵,也促進了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寓意這個塊重點突破。
3.探尋單元細節,分析構圖方法
構圖方法使美術學習當中最基本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注重單元的細節,來引導學生對單元的構圖來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當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之后,學生在自己的美術創作過程當中也能夠借助審美來優化自己的作品。
我首先為學生展示具體分析的典型作品,引導學生對畫面中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構圖。學生借助平板電腦來對所提供的的畫來進行拼擺。在分析的過程當中,了解整幅畫的主體,并且對畫面的構圖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把花和瓶放在畫面的中間?為什么花瓶左右兩邊的東西要平衡。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借助教師的問題來發現,在每一幅美術作品當中,都要突出主體。在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當中,還需要注重對稱和均衡的形式之美。然后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調整,通過學生的調整過程使學生來對構圖的方法進行掌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就能夠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立足,舉一反三,結合一件作品進行對美術結構的分析。
4.借用單元模板,探尋單元內容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本教材當中,每節課都會有對應主題的名作作品,該作品展現了主題的美術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將美術課本當中的原畫帶到課堂當中,引導學生借助對美術作品的賞析來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美術作品進行更深一部的掌握。
在《花開富貴》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將這幅年畫的原作拿來,展現到學生的眼前,引導學生通過單元內容來進行對作品當賞析。在賞析的過程當中學生首先可以談一談自己對于作品的直觀感受。這時有的學生會感受到作品的顏色十分鮮艷,有的學生會感覺整幅作品十分的喜慶熱鬧。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感受,來分析作品的美術形式。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年畫就是這樣有著生活氣息和煙火味的民間美術形式。在舊時,老百姓們喜歡這樣熱鬧喜慶的畫面。體會到構圖飽滿,內容豐富。通過這樣的形式,教師就能夠借助實物作品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進行真實的感受,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距離。
5.追溯單元文化,促進品德發展
每件美術作品都有著屬于它獨特背景文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單純的只注重美術的教學,而忽視了美術背后的文化底蘊。當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他們感受到了美術知識的深厚文化底蘊就會對美術知識產生敬畏之感,從而更加主動的投入到美術的學習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例如在進行《花開富貴》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牡丹花里為什么會結出石榴和桃子? 現實生活中存在嗎?這時學生就會發現,在美術作品當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是寫實的,也有很多內容是結合人們的美好想象來進行構建的。牡丹、石榴、桃子對應福、祿、壽三星,在中國古代是非常受歡迎的,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最高追求。并且我結合了清代畫家徐揚的《姑蘇繁華圖》,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分析:當時蘇州作為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閶門得益于運河水路,周邊非常繁華。當時的桃花塢大街是手工一條街,聚集了制扇、裝裱、年畫等一系列的手工作坊熱鬧非凡。舊時,年畫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時間、節氣老百姓就買對應的年畫貼在家里面,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祈盼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美術作品背后的文化,在文化的指引之下,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使學生能夠對整個作品背后的文化進行理解。
6.結合時代背景,開展單元創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內容和形式也產生了新的變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單一的讓學生按照傳統的方式來進行美術的創作,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當今的時代背景入手,結合自己對于單元主題的理解,來進行美術創作。
在《花開富貴》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社會,你對生活的美好追求是什么,從而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來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在這樣的形式之下,學生的美術創作就不在局限于課本教材之中,而是能夠結合單元主題,根據自己的現實生活開展美術的創新。在單元主題的背景之下,學生的不同期盼都能夠在美術作品中表達出來,進而促進學生的創意實踐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總之,在單元教學的背景之下,學生的美術學習開啟了新的篇章,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對大單元內容進行探析,能夠從單元化學習這種新形勢下,來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與構建。在單元的背景之下,教師就需要緊抓單元教學的意義,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對單元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從而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鄧達友.淺析中小學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單元式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69-70.
[2]白云云.大單元設計下的美術項目化學習實踐[J].中國教師,2021(10):67-71.
[3]張娟.以核心素養提升為目的的小學美術單元化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1(36):75.
[4]黃斐.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美術單元化教學[J].新校園,2021(08):91-92.
[5]張永蘭.以問題為導向的美術大單元教學探索——以《書中蝴蝶——藏書票》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23):106-108.
249950170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