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澄
摘? ?要:小學數學復習課在實際講授中不應該只是簡單幫助學生梳理已學單元知識,也要保證三維目標的實現,在復習課中應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也同時發展了數學思維。本文具體研究了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實際應用價值,以圖形的復習為例,具體展開。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復習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是一種以一個范圍較大的關鍵詞為中心,向外輻射直至一個不可繼續細分的個體單位的圖解方式,也可以說在不同的枝干當中,借助不同的顏色、圖形、符號、曲線,將各式各樣的信息串聯在一起,最終指向中心關鍵詞。運用好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讓我們掌握和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因為這種圖解方式更符合人們的邏輯思維方式,比之文本更能直觀的展示人的思維過程,就像大腦的神經元,通過單向思維逐漸演變成多向思維,思維逐漸發散,進而強化人的記憶和理解,對知識有著更好的運用。
二、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應用價值
孔子跟我們表達了這樣的思想,學習了,并且時常去復習它,不是很快樂嗎?那么,如何能讓學生做到愉悅的復習呢?筆者認為思維導圖為現代學生的復習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當中,復習是學生完成知識回顧、梳理、鞏固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的重要保障。
復習課不同于新課教學,因為復習課是對已學知識的回顧,所以,教師一般會對知識的講解一概而過,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知識的梳理上,時間緊,任務重,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點密度和容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復習課本身所具備的特性,就要求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便指引學生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對其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在他們的腦中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筆者認為,引入思維導圖的主要意義有三,第一,引入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傳統的復習方式由于沒有重視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必然會對學生的記憶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思維導圖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點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便其將不同的知識點相互串聯在一起,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第二,引入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數學是一門邏輯清晰的學科,這一點不但體現在同一知識體系的知識點中,不同體系的知識點之間也有所關聯。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利用線條、圖案等元素更加直觀的將知識點展示出來,以便更好的建立相關的知識體系,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三,引入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繪制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以便學生進行區分不同的知識點,使用不同粗細的分支代表知識點的層級,使用不同形狀的圖畫代表知識的不同體系。通過靈活的使用思維導圖,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使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習的習慣,提高其自習能力,從而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三、思維導圖的實際應用
思維導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讀圖、識圖,最后能夠成功地自己作圖。思維導圖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學生閱讀并理解思維導圖的能力和水平有限,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結合具體內容教會學生閱讀、思考思維導圖的內容。具體可以分為主題、關鍵、分支等部分。
例如,在圖形的認識版塊中,可以簡單的將內容主要歸納為“線”、“平面圖形”、“立體圖形”這三大類關鍵的知識點,對這三點加以整理概括可以極大的簡化記憶量。接著可以對每一類知識點分別進行梳理和聯想分支,從基本定義、分類和舉例,逐漸構成一張知識網圖。這里以平面圖形為例,提到平面圖形可以聯想到有兩個類型,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曲線圖形即為圓,直線圖形又可以繼續聯想到三角形和四邊形,在對三角形進行繼續細分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從兩種角度分類,一為按角分類,可以分為銳角、直角、鈍角三種,一為按邊分類,可以分為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中又包括了等邊三角形,在分類完成之后,最后聯想到三角形邊的特性,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等邊三角形三邊和角的度數全部相等,三個內角和為180度。
一層接著一層,非常的清晰了然,通過思維導圖將圖形的相關知識點大大小小的都緊緊的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知識網圖,學生在讀圖、識圖乃至制圖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平時的學習知識點,更可以發散思維,讓學生更加愉悅的復習。
四、總結與反思
思維導圖將學生復習課堂上的思維變的可視化,不同的學生能繪制出不同的思維導圖,真正實現了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老師也需要意識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實際復習中還需要進一步的推進。
158850118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