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平
摘?要:新課程體系中的數學課堂是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多維度課堂,蘊含著精彩與智慧,可以增加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本文圍繞智慧課堂的教學目的、內容、方法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建立智慧課堂的途徑,將學生帶入到具有思維活性的環境中,使其盡情探索,體會到智慧課堂內涵,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主體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35-02
【Abstract】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is a multi-dimensional classroom in which students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t contains brilliance and wisdom,which can increase classroom interest and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round the primary school,students will explore the content of the wisdom of the classroom,and explore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Wisdom classroom;Teaching subject
小學生的心智發育不夠成熟,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較弱,而數學是一門十分考驗邏輯分析能力的科目,極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導致其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建立數學智慧課堂是教師十分關注的話題。因此,創新教學方法、建立良好的小學數學課堂十分重要。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科學的教學方法需要將教學目標作為基礎,建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首先應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傳統數學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點,而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則是鍛煉其思維創造能力和問題思考、解決的能力。由灌輸式教學轉變為自主化學習。同時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應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相同,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機,引導其積極展示自身學習成果,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
2.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在設計智慧課堂教學內容時,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幫助其深挖生活中的經驗和規律,將數學問題與生活經驗充分整合,鍛煉其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在智慧課堂中,教學內容的設置應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找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認識貨幣”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向學生們布置教學任務。在突出教材中關于加、減、乘、除計算知識和紙幣面值的知識點的基礎上,使學生學習如何計算各種物品自由組合的總價并正確支付紙幣,幫助其既掌握教材內容又學會如何解決現實問題,鍛煉其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在思維碰撞中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加強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力。
3.創新教學方法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開展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發布教學內容,并引導其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自身學習成果。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帶領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在踴躍發言中鍛煉其學習的主動性,突出其主體地位。比如,教師在通過智慧課堂講解圓的畫法時,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繪制出較為規范的圓。教師可以借助智慧課堂基礎設施,通過電子設備向學生發送教學內容,使其及時對圓的基本性質進行了解,可以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周長等知識點,接著再自主進行繪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繪制圓形,學生也許使用圓規、杯座甚至徒手畫圓,在繪制中逐漸掌握圓的基本特點。接著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大家是如何繪制圓形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展示學習成果的欲望,通過智慧課堂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突出其主體地位。
(2)加強師生交流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的科學引導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數學學習中。智慧課堂的有效應用需要學生、教師、媒體之間形成活躍的互動氣氛,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比如,教師在講解平面圖形的旋轉、平移、對稱等知識點時,應在課前引導大家進行預習,以便對平面圖形的特征和性質進行大致了解,接著設置問題:假如將一個圖形按照一條直線對折,折疊之后如果直線兩側部分完全重合,該圖形就是對稱軸圖形。那么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哪些是常見的對稱軸圖形呢?學生可以結合問題與他人討論、獨立思考或者互聯網搜索研究問題的答案,接著將自己尋找到的對稱軸圖形發送給教師,教師再安排學生對其收集到的圖形進行分析。在師生互動中激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積極性,幫助其掌握知識點的特征,通過鼓勵、引導學生,營造輕松的授課氛圍,拉近師生距離。
(3)實現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互聯網的普及可以幫助學生搜索大量的學習資源,擁有學習自主權,促進其自我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建議教師在課前設計好“導學案”,通過智慧課堂教學系統發送到學生手中,學生在接收內容之后便可以實現預習的自主化和針對化。同時合作學習也是智慧課堂的重要部分,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將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細化和提煉,使教學內容具有層次性和靈活性,引導學生實現交流合作,通過學習小組共同成長。例如,教師在講解平行與相交時,首先,可以制作微課發送到教學平臺上,其次,鼓勵同學將自己繪制垂線與平行線的視頻發送到系統平臺中,最后,實現學生們的在線交流討論。在學習正方體與長方體時,教師在帶領學生數面時,會遇到以下問題:對于單一的圖形大家可以非常容易的數出面數,但是兩個立體圖形疊加數面則會出現答案分歧,這是由于部分同學會將重疊的面疊加兩次。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形式,先幫助學生熟悉各種實物的組合,在每一個組合中幫助其正確數出立體圖形的面數,圍繞數面游戲相互討論、借鑒,使大家感受到數學圖形的樂趣,實現合作共贏。
(4)優化智慧教學組織形式
當教師和學生均掌握智慧課堂設備使用和操作方式后,數學教師應與教研組合作分析數學教學任務和方案,依托智慧課堂設備和技術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智慧教學模式可以參考以下方案:以“長方體”知識為例,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黑板導入微課視頻,帶領大家觀看長方體相關視頻、圖片,提升學生對于長方體的理解力,為后續長方體面積、體積、周長的學習奠定基礎。其次,使用電子書包加強師生教學互動。學生可以借助電子書包下載本節課中的練習題,完成后借助網絡傳輸到教師端,教師批改后再反饋給學生,進而加強師生互動。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絡搜索功能查找學習資源,培養其利用智慧課堂完成多元化、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開啟錄播功能,記錄學生在智慧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和情況,在課后將視頻轉為1080P的清晰度,存儲至設備服務器內,為后續課堂評價提供支持。
(5)創設數學智慧教學情境
由于小學生思維模式偏于形象化,因此對于抽象知識理解較為困難,故建議教師針對不易理解的知識點,通過“動+凈”模式,創設教學情境,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射線、線段”內容時,教師可以制作一段視頻:在屏幕上出現一點,從這個亮點的射出一條水平線,使學生充分理解射線的形成原理和結構。同時,在屏幕上出現另一點,利用一條水平線可以連接兩點,則產生了線段,進而借助智慧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找尋事物間的聯系,充分內化概念。
(6)優化反饋評價過程
當數學課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智慧評價、家校連接”的課后反饋互動,該模式主要包含兩方面:其一,當學生回到家中后,能夠借助電子書包或者在線學習軟件反復觀看教師上傳至平臺的授課視頻。同時,可以向家長播放視頻,使其對數學智慧教學模式提出建議和意見,發送到教師端。其二,當學生第二天回到課堂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體驗、家長意見、教學自評三大內容進行量化評價,為后續教學工作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打造智慧課堂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圍繞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研讀,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當前新課標改革側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樹立教師創新教學觀念,通過創新教學目標、方法等方面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構建智慧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新時期科學打造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創新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7(04)
[2]茹國忠.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J].考試周刊,20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