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現代化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形勢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識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認識到喜歡游戲是每個小學生的共性,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游戲化教學,從而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的數學成績以及核心素養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有效提高,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夯實根基。鑒于這種情況,提出了幾點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新課改明確提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以此來為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現在很多數學教師在知識教學的時候,采用的還是填鴨式教學法,課堂氛圍極度枯燥乏味,再加上數學知識本就抽象,所以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所取得的學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游戲化教學則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緊貼學生實際和興趣,組織豐富有趣且多樣化的游戲活動,這樣才可以將游戲化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一、結合教學目標選擇游戲方法
在展開游戲化教學以前,想要實現高效教學,小學數學教師須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制訂教學計劃,以此來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夯實根基。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游戲并不是目標,僅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游戲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以趣味性游戲為依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推動他們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知識學習中去。所以,在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制訂更為合理的教學目標。如在講授“認識圖形(二)”時,教師應該將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圖形與物體定為教學目標。因此,在進行游戲設置的時候,教師也應該以此目標為核心選擇合理的游戲方法。如可以通過七巧板等道具的應用,把學生劃分成多個不同小組,由教師先展示圖形讓學生識別,然后再讓學生運用七巧板展開圖形重組,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圖形有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將他們的學習熱情充分激發出來,為預期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大的力量。
二、采用游戲方式檢驗學生所學知識點
過去教師在檢驗學生知識掌握度的時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試卷考試,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緊張心理,影響到他們的發揮,難以取得準確的檢驗效果。而通過游戲的方式展開檢驗,則能夠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態下完成自身實力的充分發揮,增強他們的表現能力以及自信心,取得更為準確全面的測試結果。例如,在完成“長度單位”這節內容教學以后,要想準確把握學生對長度單位進率的了解情況,增強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就可以組織《飛碟來襲》游戲。這個游戲規則非常簡單,而且容易上手,特別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學生在前進時遇到飛碟,必須要將飛碟擊毀,而每個飛碟上都有長度單位換算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結合現實生活組織情景游戲活動
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游戲化教學法趣味性更強,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來,推動師生、生生間展開更為密切深入的交流互動,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全面發展。所以,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游戲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完成數學知識在游戲中的有效滲透,使數學教學充分有效地展開,就應該推動教學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充分融合,這樣才可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識,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如在講授“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就可以設置銀行柜臺辦理業務的情景,組織存兌業務游戲,由學生分別扮演存錢、取錢的客戶以及柜臺服務人員,把教學活動變成游戲,使學生對人民幣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
總之,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了教學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游戲化教學法也是其中之一。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能激發他們興趣與熱情的活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完成預期教學目標,必須握緊時代發展脈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組織更加多樣化的游戲活動展開知識教學,使數學課堂內容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得到提升,使學生在游戲中高效地學習知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潘維.談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才智,2020(14):103.
[2]李琳.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74.
[3]路月英.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9(27):33.
作者簡介:王小嬋(1971—),女,漢族,甘肅靜寧人,大專,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