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強
摘 要:古詩詞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課堂中的教學重點,除了可以弘揚傳統的中華文化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滿足了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講解與古詩詞相關的背景故事,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還可以傳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學生合作進行學習,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吸收他人的看法,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以此提升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情境;背景故事;思維導圖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沿用一貫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直接將教材中的內容全盤傾注給學生,學生只能在課堂中被動記憶,對知識沒有自己的理解,自然也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積極優化教學的策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增強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給學生講授古詩詞的相關知識的時候,都是直接將古詩詞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課后再讓學生背誦和記憶。單一的教學形式使得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相關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營造出代入感較強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古詩詞描寫的場景中,增強課堂中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杭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風景非常美麗的地方,特別是杭州的西湖,更是吸引了無數的游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就是詩人在觀看西湖的風景之后創作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我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與古詩內容相關的圖片,構建出了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古詩描寫的場景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西湖初晴后雨教學情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增加了課堂中的趣味性,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背景故事,降低學習的難度
進入現代化的教學之后,語文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習其他部分內容的時候還好,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和閱歷,基本上都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但是涉及到古詩詞相關的內容時,由于古詩詞形成的時間距今久遠,與現代化的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而學生的理解能力又有限,許多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相關的知識時,很難理解古詩詞中的內容。對此,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古詩詞的背景故事,借助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有提前了解,從而降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難度。
例如,在學習《贈劉景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古詩詞的背景故事,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有提前了解。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劉景文是他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他的極力推薦下,劉景文的官位才有了提高。當蘇軾看到了古詩中描寫的情景,觸景生情創作了這首古詩。”我給學生講解完古詩的創作背景故事之后,成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中。學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對古詩中的內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正式學習的過程中,很輕松地就掌握了這首詩的知識,并知道這首詩所描寫的是秋末冬初的季節。這樣,通過在課堂中給學生講解古詩的創作背景故事,降低了學生學習古詩的難度。
三、繪制思維導圖,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給予一定的引導之外,還要在課堂中傳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古詩詞的內容比較復雜,知識點也比較多,學生常常在學習的過程中顧此失彼。鑒于此,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古詩詞中的創作背景、語法、修辭等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將錯綜復雜的知識一一羅列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古詩詞的內容,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夜書所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想要完全理解一首古詩詞,就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大家可以將自己在學習這首古詩時的思路繪制成思維導圖。”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開始由夜晚梧葉的蕭蕭聲引發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到眼前看到的情景,嘗試分析這首古詩,并將分析古詩的思路過程繪制成了思維導圖,將知識一一羅列出來,成功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
四、組織合作學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通過不斷的觀察可以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經歷學習的時間不長,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更多。因此在課堂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在學習古詩詞時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見解。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共同研究古詩詞的內容,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各自對古詩詞的看法講述出來,同時也可以聆聽其他人的見解,在不斷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望洞庭》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在我們學習的古詩詞中,有很多描寫風景的古詩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也是描寫風景的,接下來就請大家合作學習一下吧!”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共同研究古詩的內容,并將自己找出的湖光、秋月、潭面、白銀盤和青螺等景物講述出來,與小組中的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對古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樣,通過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給了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也加深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總之,古詩詞的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點內容,教師要予以相對的重視,還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創新教學,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古詩詞的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此提升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萬井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以及語文素養[J].新課程導學,2015(36):65.
[2]夏志蘭.基于網絡環境實現小學古詩詞高效教學的途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243-244.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小水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