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歡才 李輝
【摘要】本文論述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途徑,認為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提出課前深度解讀教材明確應用意識、課中全面滲透應用意識、課后拓展延伸提升應用意識等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意識 核心素養
應用意識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予以解決。教師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讓學生主動運用已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道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它們抽象成數學問題,進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教師應樹立數學應用意識培養的觀念,建立深入了解應用意識的環境,系統、全面地認知應用意識,深刻理解和掌握應用意識的本質,加強應用意識的學習和提升,并將其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加深學生對應用意識的認識,并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明確應用意識培養的長期任務。
一、課前深度解讀教材明確應用意識
教學前,教師要深度解讀教材所蘊含的應用意識等素材,在理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把握總目標及各學段目標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教材中蘊含應用意識的素材,深度解讀教材、拓展教材、積累素材,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如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注重在各個知識內容領域中增加學生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將各部分數學知識的教學與培養學生的“四能”有機結合起來,為培養學生的“四能”提供清晰的主線、教學思路、實踐操作的案例。在每一冊教材中,學生學習新知識后,一般都會安排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例題,第一學段注重引導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第二學段注意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編寫時還注意提供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突出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解決問題中設計的例題內容選擇注重數學應用的現實性和廣泛性的特點,同時在“數學廣角”單元以及“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增加了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這樣的編排設計,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應用意識的培養切實滲透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不斷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課中全面滲透培養應用意識
在應用意識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應用意識培養的觀念,理解教材應用意識培養的相關素材,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營造與學生經驗、生活環境相關的情境,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進而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通過恰當的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此外,教師還要注意結合教材內容、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呈現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反映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讓學生確實明白數學知識“到哪里去”。教材中數學概念的形成、計算法則的來龍去脈,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特征,周長、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統計與概率的思想和方法等,都滲透了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社會生產以及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條形統計圖》例1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根據例題提供的信息先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根據要求準確地畫出條形統計圖,并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學生在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后,能夠從中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先收集數據,常用收集數據的方法有測量、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描述數據時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進而對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幫助我們運用數學知識做出理性思考,給出合理判斷,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課后拓展延伸提升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學會“數學地看待世界,發現問題,表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地思考問題,提升學生的應用意識。應用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將課內的數學思考活動自覺延伸到課外,通過課外的調查、查閱資料(網絡或圖書)、實踐檢驗等各種不同的活動,學習把課堂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主動探索、發現、體驗和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不能只是關注學生獲得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交流體會、展現思維、積累經驗、激發潛能的過程。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百分數(二)》的內容主要涉及折扣、成數、稅率和利率等與百分數有關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提升學生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本單元后編排了“綜合與實踐活動”——生活與百分數,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一是安排學生到附近的銀行調查最新的利率。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各個銀行去調查了解,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調查的面盡可能廣,收集到的信息盡可能多,在此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匯報,說說自己在調查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通過調查銀行最新利率的活動,學生知道了利率是在動態調整的,每次調整的背后存在著國家經濟狀況和政策的變化,是學生了解國家宏觀經濟、增長金融知識的一次良機?;顒佣墙鉀Q實際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對各種理財方式,設計合理的存款方案,讓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理財。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提高應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應用意識。
總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滲透到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貫穿于小學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以生活實例為背景,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數學是為了運用數學,遇到實際問題時,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問題,用數學的知識、方法嘗試解決問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應用數學,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鐘歡才(1965— ),廣西賀州人,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學;李輝(1969— ),女,廣西賀州人,理學學士,賀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教育研究。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