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甜
摘要:分層教學對于高校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對這種教學方法保持重視,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應用,以此來推動相關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高校數學;分層教學;應用思考
引言:
我們知道,學生之間是存在客觀差異的,例如,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諸多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運用統一的方法和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是不合理的,同時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而運用分層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應用數學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只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才能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證,但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數學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基本都是統一運用的,而學生本身在認知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等方面是存在差異的,統一的教學,有的學生會覺得內容過于簡單,不具備學習價值,而有的學生則會覺得教學內容難度較大,難以進行透徹的理解和學習,在這種情況影響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而應用分層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間的差異性為基礎,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并利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塊將教學活動完成,能夠使教學的針對性得到有效的強化。而且通過分層還能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有效的激發,這對于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高校應用數學分層教學的措施
(一)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
在高校當中,學生的專業不同,其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但很多實際教學內容還是較為相似的,因此,完全可以在數學教學當中應用分層教學法。而想要進行分層教學,最為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了解,包括學生的數學基礎、理解能力等等,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劃分,分為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例如,對于優等生,其教學目標應該是知識拓展,滿足優等生的深入學習需求;對于中等生,應該結合學生專業需求以及標準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強化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同時,教會學生利用數學思想對各種問題進行解決,使其問題解決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而對于學困生,由于該層次的學生在基礎方面較為薄弱,所以在教學目標設定的過程中,應該將有所學以及有所得作為該層次學生教學的基本目標。
(二)設計分層教學內容
在落實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想要確保教學的效果,需要將學生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輔助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確保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學習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使分層教學的效果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而分層教學對于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準確的認知,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能夠更加合理。一般優等生的理解能力相對加強,能夠對課堂學習進行有效的歸納,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對學生加強邏輯推理以及綜合練習,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該對學生知識面進行有效的開拓,并引導學生對相關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對于中等生而言,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該注重定理的結論、假設、證明和運用,使其能夠明確掌握運用相關定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而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對學生所學的知識和定理進行強化教學,幫助學生將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其能夠對各種數學定理產生更為深入的理解;而對于學困生,對于該層次的學生,由于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該進行精心的設計,以基礎知識為主,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成就感,進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和信心,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當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評價科學分層
在對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除了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縱向對比以外,還要落實橫向對比,并將對比結果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依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地激發出來,并避免歧視傾向的出現。而且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教學評價是考查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因此,不管是在課堂提問階段,還是在模擬考試當中,都應該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層次,給出不同的評價。
例如,對于優等生以及中等生,在對其進行教學評價時,可以對三種評價方式進行應用,即總結性評價、階段性評價以及形成性評價,也就是說,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步情況以及整體情況進行考察和評價,并根據學生平時的訓練情況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落實指導工作,對于各階段的成績考核則要做好劃分工作,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自身的水平層次,而在指導分析工作完成以后,還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進行考核。而對于學困生,只需要將階段性評價以及形成性評價做好即可,要對學生日常考試中的解題水平進行提升,其主要目標就是減少學生的計算失誤。
當然除了上述考核評價方式以外,課堂當中的口頭評價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評價技巧,通過分層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而學生在回答以后,教師應該給與相應的評價,對于優等生,在回答問題以后,教師可以給與贊許的目光,并告誡其要再接再厲,不斷進行深入的挑戰;而對于中等生,在正確回答問題以后,教師可以給與一定的語言激勵,鼓勵其向著優等生努力;而對于學困生,如果能夠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回答,教師應該多加表揚和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被應用在了高校數學教學當中,使得高校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特別是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數學教學當中實現了因材施教,進一步提升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對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基于核心素養的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策略[J].黃樂華.教育現代化.2019(A0).
[2]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沈俊.教育教學論壇.2020(05).
[3]高校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路徑探討[J].楊海珍,李艷.科技風.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