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有
【摘要】 ?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然而,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每位老師最棘手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初中課堂教學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創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信息來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 ?互聯網+ ? ?初中教學 ? ?道德與法治 ? ?自主學習能力
引言:
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證,信息時代要求學生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困難,要求學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發揮潛能,實現綜合的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學生對學科的理解,而是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確保學生思想上變得健康,有很強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基礎上,促使其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1]。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學習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體系的一部分,該部分旨在幫助學生改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2]。目前我國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測試方法進行教學,以書本為主進行系統化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注意學校與有關部門之間的合作,以保證國家的未來發展能夠得到保證。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理論性,與其他內容相比相對抽象,學生難以掌握,目前中學生只能夠記住文章,而無法掌握文章課程的本質,這導致學生對該課程失去興趣,從而失去教學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應適當改革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形成互動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潛能。
二、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
2.1基于有趣的學習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比較豐富,初次接觸時學生學習興趣很強,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在線教學的優勢,以流行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利用互聯網渠道使學生牢牢掌握相關知識,最后獲得愉快的學習經驗[3]。
2.2專注于個性化
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反映出互聯網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將其與初中道德法治教學相結合可以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從大量的互聯網資源中探索適合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的學習方法,盡可能從每堂課中受益。
2.3互動性的支持
傳統教學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互聯網的特點是開放性,通過開放的態度容納各種知識,使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中獲得更多學習經驗,在互聯網人機交互模式中,提升教學效果,這種具有互動性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2.4以智慧為導向
“互聯網+”學習的優勢在于細分已知的知識結構,通過信息處理的方法自動連接并獲取知識點,以開發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智能化學習計劃。同時,使用“互聯網+”學習方式,可以通過網絡自動評估的方式,自動進行記錄和綜合比較,以揭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提供相應的策略,這樣可以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3.1激發學習興趣并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更容易感知,因此,他們的學習動機基本上來自興趣,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具有很大的內涵,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求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并嘗試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內容相整合,這樣可以制定出更符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師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我學習意識和法制教學的學習能力。
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授學生“友誼和共同成長”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先播放該課程的籃球比賽視頻模式,然后使用該視頻將視頻導入到該課程中,這樣可以便于學生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室上,老師繼續問學生:“為什么我們贏得了籃球比賽?”學生回答:“團結”。然后老師問學生:“你為什么喜歡和籃球隊的學生一起比賽?”“學生回答:“友誼。”當所有學生都回答是肯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指導,在互聯網上搜索“供學生觀看山,水交友”的視頻,以便學生了解“結交朋友”的寓意,感受真正的友誼[4]。
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并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學生收集有關友誼的信息,請學生描繪他們朋友的影子,并區分好朋友和壞朋友之間的不同,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友誼之舟”漫畫故事的模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友誼是平等的”,課后,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與朋友之間的交流,讓學生了解競爭不會損害友誼,并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競爭態度。同時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以學生為主體極大調動學生的熱情,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鼓勵學生不斷掌握不同的學習方式,以確保每個學生的品德都可以獲得法治的滿足感。
此外,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因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期間會有一些學生不愿參加課堂研究,從長遠來看,他們將對學習失去興趣,逐漸落后于班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并給予學生一些認可的眼神和口頭肯定,提高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在道德和法治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3.2通過合作探索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合作探究是教師廣泛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與智慧碰撞的機會,有些老師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將問題解釋清楚,但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過程中,學生就可以獲得很好的答案,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學生放手教學,以合作的方式設計教學計劃,并指導學生利用團體和集體的力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監護人生活”課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材料,以使學生對生活主題感興趣,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那里有天堂嗎?”“來回汽車”的視頻,使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習,并使用有趣的視頻觸動學生的心,然后要求學生上網收集一些自然災害的照片,例如地震,火災,海嘯等,根據這些照片講述他們的感受,以提高他們熱愛生活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情緒,看到生命和守護生命的意識,最后,問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安排我們的生活?”“當遇到一些災難時我們應該做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得出以下結論:“珍惜生命,對生命負責,只有珍惜有限的生命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將案例和資料結合起來,以多媒體方式呈現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和思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一個自然過程,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重點對其進行研究。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發展合作學習模式,對同一個主題進行探索性教學,以全面的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并以此為契機,不斷通過合作探索的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3.3借助角色轉換促進獨立學習能力的提高
初中生的心理水平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在講臺上講述自己理解的內容可以提升班級的權威,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一些優秀的學生才有機會在講臺上展示自己,所以講臺的表達對學生來說是難得的榮譽。為了更好地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課堂上,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轉換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機會成為“小老師”并通過自己的“成就”教授知識,又可以鼓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這也為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例如“做課堂的小老師”課程,因為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講臺上教學”,并設置相關的準備工作,在上課前準備一系列課堂教學內容,通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收集本課程所需的資料并將其整理為文本材料,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心理情緒,不斷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師生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對教師的職業有一個全面而真實的了解,通過互聯網+上的信息,對教師日常教學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針對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準則,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5]。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結合,不斷設計出多種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學習的機會,以有效提升初中課堂教學中道德和法治的教學效果。道德和法治教學一直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受初中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模式,主動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但是在自主學習中還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把道德放在首位,將法治概念融入生活,促使初中生可以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解耀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4(002):479-481.
[2]駱春慧.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三個“關鍵詞”[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15):11-19.
[3]王小龍.如何構建自主課堂教學環境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國際教育論壇, 2020,2(5):163-167.
[4]曾小蘭.淺談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考試周刊, 2020,71(048):129-130.
[5]房貞望.落實小組自主合作,打造生本高效課堂——“自主學習新課堂”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淺思[J].教師,2020,43(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