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左延柏


摘 要:本文以蘇教版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物質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的教學內容為例,分析了指向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的課堂教學案例。
關鍵詞:素質和素養;核心素養;教學案例;科學探究;學業評價
基金項目:江蘇省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進的研究”(No.2018-292)。
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育人的基本任務中提出了“核心知識體系”的概念,其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基礎上,踐行了立德樹人的目標,成為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關鍵課程。高級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到,新課程應遵循以完成為目的、內容為主、教學過程重實踐、學術評價促發展的基本理念。
一、質量和成就的分析和比較
質量主要強調人的生理性質、事物的性質以及完成某些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必要基礎,但缺乏具體可行的手段。素養是指一個人在學習、訓練和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性格、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體現在從事某項工作或解決某一問題的過程中。
二、引進國家核心素養
2015年3月30日,中國教育部提出“核心知識體系”的概念,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實現道德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并在它的基礎上深化課程改革,實施道德培養人才的目標。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核心修養包括思想修養、文化修養、知識水平、言行舉止等。
三、提升核心素養的途徑
1.在教學中從生命的物質觀、生命的信息觀、結構與功能觀、生物進化觀以及對立統一觀等方面強化學生的生命觀念,如讓學生通過了解遺傳物質的變化與性狀變異及進化之間的關系,建立遺傳和進化的大概念,強化生命的物質觀;認識到遺傳促進變異的積累,從而幫助生物體適應變化的環境等。
2.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尊重事實和證據、尊重嚴謹務實的求知態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理解事物、解決實際問題。
3.在科學探究方面,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各模塊的需動手進行的實驗類探究活動,還可通過教材介紹許多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如將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結構模型的過程等豐富的科學史內容作為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材料,通過分析這些科學研究案例,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會獲得豐富的啟示。
四、典型教學案例分析
1.教學案例是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的描述。它講述了一個關于教學過程的產生和發展的故事,是關于教學現象的故事的動態把握。
2.教學內容:蘇教版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物質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
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學術要求和學術質量標準,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根據不同物質跨膜遷移的類型和特點,介紹了被動遷移和遷移主動運輸的異同點,并且闡述主動運輸對細胞的生理意義。
(2)通過閱讀不同背景和情境資料,發展分析、歸納和總結信息的科學探究能力。
(3)通過對物質跨膜運輸的學習,體現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樹立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五、科學探究的實施
1.探究性學習是核心素養實施的關鍵。以探究為特征的教學不僅直接影響“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兩大核心品質的實現,而且間接影響“人生觀”和“社會責任”兩大核心品質的實現。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參與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包括觀察、描述、提問、設計、實踐中的驗證、分析判斷、解釋以及與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教師應在教學中設計和實施各種形式的實驗探究活動。
2.生物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探究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研究項目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科學探究實驗:(1)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提出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總結反思);(2)指導實驗材料和玻璃標本的制備、實驗操作的標準化、顯微鏡的正確使用、對照實驗的分析、實驗安排等;學生學習活動(小組合作、表達、交流等)。
3.案例分析
下圖為某同學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作為實驗材料,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修復的基本操作步驟,并回答以下問題。
(1)用顯微鏡進行實驗觀察時,教師應指導學生主要觀察細胞壁和____________的位置以及____________等。
(2)本實驗沒有額外設置對照實驗,是因為該實驗中步驟D和步驟____________形成對照,步驟F和步驟 ? ? ? ?形成對照。
(3)某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象如表1所示。
①實驗甲中現象x發生的內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乙、丁中滴加清水后細胞無變化,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丙中細胞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與此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 。(至少寫出2種)
解析: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一個大液泡,當細胞液中的溶液濃度小于外界時,細胞液中的水就會進入這個液泡,通過等離子層外部世界的解決方案,因為血漿層的可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當細胞常數被過濾、液泡逐漸減少時,等離子體層會逐漸與細胞壁分離,即發生質壁分離。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部時,外部的水會進入細胞,液泡會成長,整個原生質層會慢慢回到原來的狀態,也就是說,它會有一個分離和恢復的時期。
參考答案
(1)原生質層 紫色大液泡的體積和顏色變化。
(2)B ? D
(3)①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且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大;②細胞死亡;③液泡、核糖體、線粒體。
六、學業評價的研究
“命題”研究的重點應放在考察學生的思維素質和關鍵能力上。
“命題”作為一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術評價方法,其研究應側重于對學生思維素質和關鍵能力的考核。這個測試可以檢驗學生是否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它還可以檢驗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感受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經驗,自然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肖安慶,等.試論核心素養評價的挑戰與路徑[J].中學生物教學,2018(05):29-32.
[2]李亞靜.“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一節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20,45(11):41-42.
[3]朱明輝.“資料分析”在發展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中的作用[J].生物學教學,2018,4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