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隨著我國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個小學也紛紛提升了對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已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需要英語老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特點開展分層教學。主要就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分層教學的內涵意義展開研究,探討在小學英語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內涵意義;實施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對學生的語感有著一定的要求,而這種對語言的敏感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的,而這同樣也是學生在小學的起步階段逐漸拉開距離的主要原因。對此就需要英語老師做好分層教學工作,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都能夠有所收獲,并能夠在課堂中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一、小學英語課堂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內涵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模式能夠讓英語水平相近的學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時候仍然能夠獲得滿足感。除此之外,讓同一水平的學生一同競爭可以極大地降低學生的課堂壓力,讓學生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從而促進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單單需要學生具備能夠識別英語單詞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等相應的能力。而不同的學生在最開始接觸英語知識的時候也是有諸多區別的,而這也就需要英語老師增加對學生的了解,針對具備不同學習優勢的學生制訂相應的強化練習計劃并進行集中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在小學英語課堂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任務分層法
通過在英語課堂實施任務分層教學法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由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完成較為困難的任務,由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基礎任務,即便是小組內部的任務各不相同,學生在課堂中的進度仍然能夠保持統一。
例如,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英語“My family”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設置不同的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同時也可以讓各個層次的學生一同嘗試回答問題,讓同桌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同桌之間要做到內容互補、相互借鑒。任務分層教學方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將學生區別開來,而是為了學生能夠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學習其他同學的新奇思想與學習英語的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二)課堂評價的分層
在小學英語課堂開展分層教學法特別需要注意掌握課堂評價的尺度,既需要讓學生產生足夠的成就感,同時也需要層次分明,激發各個英語水平學生的競爭欲望。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恰當地使用語言來激勵學生,切忌多次使用同一語言來進行評價,要適當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進行對比,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自己的變化,逐漸從一名在課堂中消極參與課堂的學生轉變為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一分子。
(三)作業的分層
對于班級中各個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需要英語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層次性。例如,在學習完小學四年級英語“My friend”這一課的時候,英語老師可以讓A類的學生嘗試用一段話來全面地介紹自己的朋友;而對于B類的學生,英語老師則可以讓其根據填充固定的句式來簡單地介紹自己的朋友;而對于C類的學生,則需要根據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來搜集并記憶相應的單詞。這樣能夠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中等水平的學生則可以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提升,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讓其全面地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保證自身能夠緊跟課堂進度。
(四)拓展環節的分層教學
拓展環節是英語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語老師則可以在拓展環節采取分層教學法。例如,在練習回答Whats this?句型的時候,英語老師可以先拿出一本書,讓學生回答:This is a book.接著再拿出多本顏色不同的書,引導學生回答:This is a blue book.抑或拿出一個包將書裝入其中,引導學生回答:This is a heavy bag.逐層提升問題的難度,充分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2]。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開展分層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英語老師通過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興趣愛好來進行分層,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獲得成就感,從而促進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新.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內涵意義及實施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17):87-88.
[2]張靜.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探討[J].教育革新,2020(6):46.
作者簡介:張玲艷(1987—),女,漢族,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