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華
摘要: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應當體現出對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視和培養。音樂教學是藝術教學的主要體現形式,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深刻的意義,將人文素養和中小學音樂教學結合起來,能夠滿足社會主義新階段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求,提升學生的藝術敏感度,加重人文底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個人素質。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65
根據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觀點,教育的目的在于自己教育自己。通過中小學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打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奠定良好的音樂學習基礎。由此可見,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它能夠對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升華。人文素養還可以滲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方面面,大大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本文圍繞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展開論述。
一、中小學音樂教學人文素養概述
人文素養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其一,人文素養從文學意義上主要包括文學和哲學。其二,人文素養側重于素養,包括對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當前,通過中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在人文層面得到了精神成長,獲取了精神力量。音樂教學屬于藝術教學的一部分,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用一以貫之的態度滲透在音樂教學的方方面面。同時,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也能夠使音樂課堂具有獨特的魅力,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獲得音樂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放松身心、開闊視野。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存在著一定思維固化的弊端,人文素養的滲透可以為新時代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打開一個新的出口,還原音樂的本來樣貌,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正確的理解。隨著當前教育手段和教育設備的不斷更新,中小學音樂教學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理應獲得更加明顯的收效。
二、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1.完善音樂課堂環節設計
當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存在著過于偏重理論教學,缺乏人文熏陶的弊端。首先,教師應當認識到人文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具有完善的人格才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因此教師在思想和教學方式上應當勇于創新、勇于轉化,將人文素養的教學以各種形式滲透在中小學音樂課堂當中,要對課堂教學的環節進行優化和設計,加速人文素養的細化。人文素養本身是一個口號性質的精神概念,無法被直接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1]。教師應當將人文素養轉化為具體的知識,通過課堂的融合設計,在音樂教學當中引入人文社科理論,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對社會素養的正確認識,在腦海當中建立起人文素養培養的思維模式,通過音樂教學的形式向學生傳遞人文素養的培養要求,增長音樂專業技能,讓學生形成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良好氣質,培養音樂情操,加強音樂課堂環境的熏陶。教師應當認識到人文素養和音樂教學起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只有共同開展教學,進行良好的融合教育才能夠實現音樂教學和人文素養培養的雙豐收。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正確審視,選擇合適的音樂加入其中,滿足中小學生音樂教學的需求,以與時俱進的眼光改進教學手段,拓寬教學領域,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身心發育情況展開特色化的音樂教學,為人師表,踐行正確的人文素養音樂培訓觀。
2.培養新型師生關系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當和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實現相互學習、教學相長。人文素養的內涵當中本身就包括教師和學生的平等相處,由此可見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自身對音樂課堂的駕馭能力,改變死板的說教方式,轉換師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導,增強音樂實踐活動的環節比重,為學生創造具有親和力的教師形象,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心中所想。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通過師生交流,鼓勵全班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音樂教學當中,創造濃厚的人文學習氛圍[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共同選擇課外音樂鑒賞篇目,利用課間的時間為學生播放教師和學生共同挑選的音樂作品,在陶冶音樂情操、創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氛圍的同時,體現出與融洽的師生關系,真正做到把人文素養的培養貫穿在學生學習生活的點滴當中。
3.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應當包括對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比如在歌唱音樂作品《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怎樣的感情?”通過類似的方式引發學生討論,教師也可以開展小組教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個小組輪流演唱這首歌曲,比比誰唱得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順勢而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表面上讓音樂教學氛圍更加熱鬧,實際上,通過平等寬容的學習氛圍的構建,已經實現了人文素養培養的外部環境要求。另外,人文素養的培養還要求在音樂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發揚自己的閃光點。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學生參加業余歌手大賽,或者舉辦校園音樂大賽,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和音樂特長在舞臺上展現自己,明確自我定位,增加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之間團結合作,也可以讓學生家長看到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的點滴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應完善音樂課堂環節設計,培養新型師生關系,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人文素養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柳.人文素養視域下的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20(23).
[2]張忠興.中學生音樂審美與人文素養培養探究[J].甘肅教育,2020(17).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中學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