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摘? 要:欣賞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常規方法,在課堂中展現了音樂豐富多彩的一面.但是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如何引導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激發興趣、抒發情趣、表達智趣,是我們值得探索和實踐的領域。
◆關鍵詞:趣味課堂;音樂教學;多元課堂;靈動教育
音樂學科與音樂課堂,原本是生動活潑、趣味盎然的,但是,曾幾何時由于應試教育的擠壓,由于純粹的技術追求,音樂教學逐漸被“邊緣化”,有時甚至味同嚼蠟。主要原因就是音樂教學與“音樂教育”漸行漸遠,與音樂本質背道而馳。在長期的音樂教育的實踐中,我感覺到,音樂教學需要回歸本源,回歸靈動,并通過靈動音樂撥動學生的“心弦”。于是,我嘗試了教學改革的實驗。
一、“生動”感知,聽出興趣
在欣賞的教學中,感知——體悟——品讀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八年級下冊的《非洲與拉丁美洲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律動進行初步的感知環節。在常規的欣賞教學中,會引導學生先聽再感受,分析作品的節奏和風格特點,再根據節奏特點進行律動,感受和體會作品。
評價量規指引下的感知環節設計如下:
一是音樂動作體會。用肩膀帶動身體擺動(在兩個八分音符處一左一右擺動);四分音符處雙手拍腿;附點四分音符處雙手拍腿上身右擺;單獨的八分音符處捻指(需要區別左右手)。二是音樂聆聽感知。聽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跟老師做動作。思考:每一個動作伴隨音樂帶來的節奏和感受是什么?哪些動作與節奏帶來穩定感,哪些動作與節奏帶來不穩定感?結合圖譜進行律動和哼唱,探索其中的規律。三是音樂想象拓展。想象動作是開啟曲譜的鑰匙,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找到鎖孔,完成音樂背景下的動作,并體會節奏變化帶來的感受。
本教學環節的評價要素為:(1)能夠在聆聽音樂作品的時候加入學會的動作。將學會的四種動作加入音樂中,觀察學生的反應速度和節奏感。(2)能夠在動作表達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在表達動作的時候,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緒,可以用較為夸張的力度和速度表現出來。(3)能夠知道不同動作代表的節奏。引導學生挖掘動作設計的意圖,可以按照圖譜獨立完成動作,并體會切分節奏所帶來的音樂感受。
二、“主動”品讀,賞出情趣
1.“主動”品讀的思考。如何在聆聽中將作品賞細、賞全、賞透,還要賞出二次創作的效果,需要教師將作品和學生的學情狀況有機結合進行教學。以欣賞《小伙伴》這首探戈舞曲為例,在上一個環節中,通過觀察發現利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法同學們已經對切分節奏非常熟悉了,相對于傳統教學的模式,教學目標實現的百分率更高,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更好,課堂氛圍也較為活躍,學生通過視、聽、觸等多種感官的體驗,對于作品的節奏、力度、速度掌握效果更佳。所以,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拍擊切分節奏,自然而然的找到探戈舞曲中的切分節奏和附點節奏。
2.“主動”品讀的設計。評價量規指引下的設計如下:一是在音樂作品中尋找與之前相似的切分節奏,在音樂中拍出來。對比:傳統模式欣賞——聽,先找到切分節奏,再拍擊節奏;結合評價量規,新的教學方法是拍完整的節奏,為音樂伴奏。二是感受音樂風格。欣賞作品《小伙伴》 可以通過拍手或者邁步的方式體會作品。思考:音樂作品的節奏和旋律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三是在律動中體會作品的節奏和旋律特點。設置動作:用鈴鼓和舞板體現附點和切分節奏中的強弱對比。教師示范:第一小節第一拍強拍用鈴鼓,第二小節的切分用舞板。思考:尋找動作的設計意圖。用學會的動作節奏為音樂伴奏,體會作品中的節奏和旋律帶來的感受。思考:這種節奏和旋律是輕松活潑,還是緊張矛盾?對照“探戈”的基本節奏,分析節奏和旋律特點。
聆聽三段不同音樂,分別是探戈、桑巴和倫巴。用劃線的方式畫出各自的音樂風格,再欣賞視頻進行對比和鞏固。
案例思考
1.“趣動課堂”具有可行性。評價量規指引下“趣動課堂”的欣賞教學,是一種立體教學,讓課堂煥然一新。學生們喜歡這種改變,第一改變了學習態度:變被動為主動,由被動的聽變成主動的學,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的體驗探索。第二改變了學習方式:變枯燥為樂趣,由聽——講——聽變為動——聽——動,讓老師的講變為有效的引導,學生的聽變成有趣的動。第三改變了評價方式:從以往的檢驗評價變成了觀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否通過表述、表演、即興運用樂器進行創編演奏等多元的方式來展現對于音樂知識、技能的掌握和理解。第四改變了欣賞的性質:由單純的欣賞和被動的思考轉變為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以此可以達到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和二度創作。
2.“趣動課堂”具有發展性。因此,“趣動課堂”既是多元的,又是留白的。學生可以從趣動課堂的教學中獲得理解、鼓勵、支持,并且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在評價量規指導下的教學,可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得對音樂知識掌握在不同階段的學生都可以有所鍛煉、有所收獲。由聽覺感知、審美情趣、創意表達、文化理解這四大模塊延伸出的評價量規的14個維度涵蓋了音樂教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可以真正獲得興趣、情趣、智趣的的全面提升。相比以往的欣賞教學,“趣動課堂”向學生展現的是一個更為立體的音樂世界,更是一段可以身臨其境的有趣旅程,“趣”的妙,“動”的靈,“留白”的恰到好處。
參考文獻
[1]徐雅楠.趣在合唱:唱出音樂的“和諧”——“趣動課堂”評價實踐之合唱教學[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9(01).
[2]王璐,陳凡.趣在演奏:奏出音樂的“熱情”——“趣動課堂”評價實踐之器樂教學[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9(01).